總算寫到“下”了。本系列前兩篇是:

結合三個精彩實例,徹底玩轉可轉債(上)

結合三個精彩實例,徹底玩轉可轉債(中)

有點意興闌珊,但本篇一定要做豹尾,寫完!

可轉債很有意思,本文先提示可轉債的一大風險,然後再分析第三個、而且是面向未來的一個例子。

可轉債的一大優點是下跌有限,而上漲可能無限。因爲大不了被公司回售,100元本金加適當的利息總是有的,這就是“下跌有限”,風險可控。

但是,如果轉債的價格已經很高,那麼當遇到公司財報不好,或者公司突然要“強贖”時,價格可能會暴跌。

前文說過,強贖基本上是面值加上少許利息,如果可轉債的價格很高,此時必須向100元靠攏,就會非常慘烈。

例如,圓通轉債在公司發佈強贖公告後,價格從148元跌至100元出頭。

所以,我們對於已經超過了強贖價的可轉債,一定要慎之又慎!

另外就是注意可轉債的到期日。正巧,2020年8月31日有一隻可轉債到期,這就是113514威帝轉債。也就是說,8月31日是它的最後一個交易日了,如果不轉股或回售,到了9月1日它就是一張廢紙。所以 投資者買可轉債,一定要知道它什麼時候到期。

威帝轉債近期日k線如下。

這個轉債的一些信息如下。

從表中可以看出,威帝轉債的正股是威帝股份。我看了看,估值很高。因此雖然有-1.18%的溢價率,但由於買了轉債後立刻轉股,第二天才能賣出,而到了第二天由於股票增多,加上高估,所以如果股價低開低走,套利未必成功。

所以,讀者可觀察威帝轉債和正股的走勢,權當學習吧。

關於可轉債,還有很多很多內容需要學習,本系列的三篇只是入門。

作爲本系列的結束,我必須分析一隻剛剛發行的可轉債:127018本鋼轉債,及其正股000761本鋼板材。

案例三:127018本鋼轉債,及其正股000761本鋼板材。

2020年6月29日,本鋼板材發行可轉債,8月4日正式在二級市場上市。

對於這個轉債,我邊說邊分析。

(1)總髮行額:68億元,也就是每張面值100 元,共6800 萬張,按面值發行。

這個發行額比較大。

銀行的可轉債一般都在幾百億元,但其他公司基本上在10億元左右,小的大概2億元,多的20多億。但本鋼板材發行68億,而且是在2018年3月2日已經定向增發將近40億元(每股5.41元)的基礎上,也就是在兩年多的時間裏融資100多億,有點大。

(2)票面利率:第一年0.6%,第二年0.8%,第三年1.5%,第四年2.9%,第五年3.8%,第六年5.0%。

可以看出,前五年的利率比普通的可轉債高,第六年5.0%卻比較低,也就是把一般可轉債第六年10%或12%的利率,分攤到前五年了。

可以想見,如果公司不快速債轉股,在前幾年公司將付出別一般可轉債更高的利息。公司願意這樣嗎?

我的預計是:肯定不願意。因此,公司在過了半年期後,有較強的債轉股的衝動,更多理由見後。

(3)初始轉股價格:5.03元/股。

這個價格可謂石破天驚。

因爲6月29日發債時,正股的價格在3.2元左右,收盤價3.20元,只有轉股價的63.6%。老實說,發債時正股的股價如此之低,實在罕見。

這是否說明公司對正股股價以後超過5.03元,很有信心呢?

我認爲是這樣。因爲在發債以前,以及發債過程中,公司多次增持股份。增持歷程如下:

2018.6.1-2018.7.3增持41680476股;

2018.7.4-2019.5.9增持29317585股;

2019.5.14-2019.5.21增持9305300股;

2019.5.22-2019.8.9增持16390531股;

2020.2.14-2020.5.14增持18726300股;

2020.5.15-2020.6.17增持841000股;

2020.6.18-2020.8.13增持8955700股;

在上述26.5個月中,控股股東累計增持本鋼板材A股股票合計125216892股,增持比例5.48%。

雖然股價從第一次增持公告3.78元/股到最後一個增持結束收盤價格3.45元,股價下跌了0.33元,但大股東多次增持令人欣慰。如果剔除前5個大股東的籌碼,實際可流通盤才3.26億股,實際流通市值11.5億元左右,絕對稱得上物有所值的鋼鐵小盤股。

但這是遼寧本溪鋼鐵,是一年營收500億元的本鋼啊。

可能有人會說:爲什麼大股東屢屢增持,股價卻始終疲軟呢?居然從2015年的高峯9元,跌至2020年8月份的3.4元左右?

只能說鋼鐵股是夕陽產業,本鋼又是國企,不受資本待見。

但另一個原因可能是:本鋼的業績不行,過去兩年持續下降。

不過,對於已經發債68億元的本鋼來說,如果拿出10億元左右爆拉股價,應該很容易把股價拉到6.54元以上吧?到時候就觸發強贖,投資者將債轉股。

只要本鋼把業績(暫時)做好,再和其他幾個大股東商量好,讓他們拋售時悠着點,應該問題不大。

可能有人會說:轉股價比現在的股價高很多,還是有問題。本鋼會不會先發債,以後再下調轉股價呢?

但是對於本鋼來說,已經沒有下調轉股價的可能了。因爲根據2020年半年報,它的每股淨資產是5.10元。

轉股價必須高於每股淨資產,所以本鋼沒有可能再下調轉股價。

所以本鋼發68億鉅債,既說明它現在很缺錢,顧不了那麼多了,但也說明國家對它是有扶植的。

但有沒有另外一種可能:未來幾年本鋼鉅虧,把每股淨資產做到3.5元左右,也就是目前的股價附近,然後在下調轉股價呢?

我認爲不可能,至少是“幾乎”不可能,原因後面再結合正股分析。

(4)轉股起止日期:2021年1月4日至2026年6月28日。

這個沒什麼說的。

(5)信用評級:主體信用級別評級爲 AA+,本次可轉債的信用級別評級爲 AAA。

信用評級我得多說幾句。以前發行可轉債時,信用評級基本上是AAA。但2018年開始大擴容後,越來越多的可轉債的信用評級成了AA。在這種情況下,本鋼轉債的評級仍然是AAA,難能可貴。

現在評級爲AA的可轉債,信用很可能不怎麼樣。但就算如此也沒有出現過違約,本鋼轉債更應該沒有問題。

(6)銷售情況。

在幾天的申購時間裏,本鋼大股東買了24.76%,網上投資者買了69.34%,剩下大約5.90%沒有賣出去,由主承銷商國泰君安,包銷。

應該說,這個銷售情況還湊合。但本鋼轉債的中籤者居然有將近1/10放棄了申購,還是有些令人失望。可能一些投資者看到正股股價疲軟,不願意買吧。

於是,剩下4.012億元的可轉債,就由國泰君安買下了。

本鋼轉債就說到這兒,下面結合正股,分析兩個的價格前景。

前文說過,按當前3.5元左右的價格,在散戶手中的籌碼也就11到12億元。所以本鋼只需要10億元左右就能把股價大幅拉高。就算有個別不到5%的股東想拋售,大家商量好(都是老熟人了),本鋼花最多20億來接盤並拉高,完全沒有問題。

從資金上看,本鋼這次可轉債對外發行了51.1632億,錢沒問題,拉股票完全夠了。

現在分析最壞情況:如果本鋼鉅虧,讓每股淨資產大幅下降,從而滿足大幅下調轉股價的條件,行不行?

我們假設,如果目前的轉股價5.03元調整到3.5元左右,也就是當前的股價,本鋼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假如轉股價要調到3.5元,本鋼必須至少每股虧損1.6元,也就是總虧損必須到61.28億元。可是,本鋼十幾年來最大的一次虧損,是2015年年報的32.93億元,當時大幅計提虧損,突然就鉅虧了,過去十幾年本鋼的利潤走勢如下圖所示。

從圖中可以看很出,2009年也有虧損,但當時是連續幾個季度虧,後來就轉正了。

本鋼會突然來一次像2015年那樣的一次鉅虧嗎?

我認爲不太可能。因爲公司2018年增發過40億,現在又搞轉債51億(對外),如果公司搞這麼一次鉅虧,股價很可能會跌到2.5元甚至更低,過去兩年參與公司增發和可轉債的投資者,無不是鉅虧!

從情理上說,公司就這麼對待在危難時真金白銀幫助本鋼的投資者嗎?

如果本鋼真這麼做了,國企和東北企業的臉面和美譽度,又擺在哪裏?以後本鋼還怎麼繼續從股市融資?從銀行借款?本鋼的管理者,可以不向投資者交待,但怎麼向國資委交待?

這麼做還有一個害處,就是當轉股價格下修到3.5元左右時,如果要觸發強贖,正股股價必須在4.55元以上。但鉅虧60多億的本鋼,股價怎麼會這麼高?那時公司將不僅喫掉場外散戶籌碼,估計大股東的籌碼也要倒給它了。本鋼還不如把全部籌碼都喫掉退市算了。

所以本鋼如果鉅虧60多億,每股淨資產跌到3.5元,那麼股價很有可能跌至2.5元左右,再次大幅度低於3.5元的轉股價。於是公司還得繼續下修轉股價,比如修到2.5元左右。

但前文說了,轉股價不得低於每股淨資產。如果轉股價繼續下修到2.5元,公司還得虧損40億。

但是這麼虧損,股價有可能跌到2元以下,甚至1元出頭,於是爲了下修轉股價,還得繼續虧幾十億……

如此惡性循環,公司或者虧150億以上……

這樣下去,還不如退市算了。

可見,這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

而且,如果轉股價過低,會大幅稀釋國有股比例。

現在,本鋼佔股62.11%,而在可轉債中佔比24.76%,如果68億元可轉債都轉股,按照5.03元的轉股價,將增股13.52億,但如果按照3.5元的轉股價,將增股19.43億。如果按照2.5元的轉股價,將增股27.2億。憑空多出來這麼多股,而且其中75%都是非國有股東,當然會極大地稀釋國有股。

而且從情理上說,本鋼如果讓場外人士低價獲得股票,國有股進一步稀釋,本鋼又怎麼向上交待?

而且,這些怨聲載道的可轉債投資人就算低價轉股,也不會感謝公司的,因爲他們幾年來只能收穫一點點微薄的賬面收益。,他們轉股之後極可能也會賣掉,將進一步打壓股價。

所以對於本鋼來說,由於現在的每股淨資產是5.10元,公司在過去兩年又融資了108億(包括對自己和對外),通過不斷的大幅鉅虧,從而下修轉股價,還得保持正股的價格是轉股價的130%以上,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爲操作起來太難,太醜陋,公司也無法向之前的投資者,以及上面交待。

有人說,操作太難就不操作了唄?到時候本鋼全部贖回可轉債就完了。

可是六年以後,本鋼要累計付出將近80億的本金和利息。以公司當前的狀況,根本不可能。前文分析過,公司發行可轉債就是因爲太缺錢了。既然這麼缺錢,當然要債轉股。

所以,既然要一定債轉股,本鋼最容易的做法,也是最對得起過去幾年投資人、最容易向上交待的做法,就是大幅提高正股價格!

只有把正股價格拉到轉股價的30%以上,也就是6.54元以上,纔可以完成任務。

這也是最容易的做法。

因爲不管本鋼各種細分產品的實際毛利率如何,對於一家年營收500億元左右、年利潤5億元左右的公司來說,通過做賬大幅提高利潤10億左右,再用大約10億元順勢拉抬正股,應該不是難事。

如果連續幾個季度把利潤做高,從而大幅拉抬股價,及時促進債轉股,事情就解決了。

等債轉股完成後,再把虧損做出來也無所謂了。

所以我預計,2021年1月4日轉股開始前,本鋼很有可能做高2020年三季報,並做好2020年年報,以讓正股股價明顯高於6.54元,促進債轉股。

如果真是這樣,在未來半年,本鋼股價有望上漲100%以上,也就是漲到7元以上。而本鋼轉債也有可能漲到110元左右,甚至更高。

本鋼還有兩個利好,就是國企混改和服務軍工。不管能不能實現,順勢炒作總有利於拉昇股價。

OK,寫到這裏本文快寫完了。但我必須強調:我對本鋼及其可轉債的分析,主要都是預測。雖然看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未必能實現。

所以,投資者如果參與本鋼轉債以及正股,一定要注意風險,控制倉位比例。

寫到這裏,可轉債系列算是寫完了。從內容上看,除了比較深入分析了本鋼以及轉債的情況,大部分都是皮毛,如果有興趣的,還需要了解更多知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