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麻步”是中國武術的基本功,衆所周知,有人說“第一步就是站三年”,也有人說“不練腰,就沒有高深的本領”,然而,關於“扎馬布”的由來卻頗有爭議。

“扎麻步”是中國武術的基本功,衆所周知,有人說“第一步就是站三年”,也有人說“不練腰,就沒有高深的本領”,然而,關於“扎馬布”的由來卻頗有爭議。

一般來說,大多數人認爲“馬步”起源於古代軍事訓練,是訓練與實戰相結合的步法,但這種步法是由步兵產生的嗎?還是來自騎兵?但存在嚴重分歧。

步兵能在戰場上“行軍”對抗騎兵嗎?

馬步,又稱“馬蹲胯式”,練習者的腳略寬於肩,採取半蹲姿勢,如騎馬,”《中國武術概論》說:“騎馬式,兩腿左右分開,身體坐在下面,就像騎馬的人,練習的方法是身體直立,面朝前,兩腿分開,彎曲你的膝蓋,就像騎馬一樣,”

在百科全書詞條中,“馬步”被形容爲所謂的“拒馬步”,號稱“步兵手持長槍抵禦騎兵衝擊的戰術步驟”,這種解釋是典型的步兵起源。

但真的是這樣嗎?

不可否認,步兵使用長矛時,有時確實使用“騎馬胯部式”,此時,步兵通常以半蹲(即“馬步”姿勢)側身站立,雙手持長槍向前刺,但目標和自己的步兵一樣,不是爲了“抵抗騎兵”。

這是因爲騎兵發動進攻時,如果步兵以“馬步”的姿勢側身站立(絕對不可能站在前面),手中的長矛只能懸空交叉刺穿,被馬擊中後會受到巨大沖擊力的打擊,因此,大多數步兵使用長矛來抵抗騎兵,他們大多以“弓箭步”的姿勢站立,矛的一端支撐在地面上,這樣,在地面反作用力的幫助下,矛頭可以用來殺死騎兵。

步兵的基本功是“馬步”還是“弓步”?

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步兵採用弓箭步還是馬步,都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隨時放鬆休息,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是不可能的,在實戰中,長矛步兵在戰爭前後可能需要戰鬥幾個小時,進行很長時間的行軍,如果在戰鬥中保持“扎馬布”的緊張狀態,只會使步兵迅速陷入疲勞,喪失戰鬥力和機動性。

因此,把“馬步”定義爲“步兵對騎兵”的基本動作,甚至是步兵編隊的固定站立姿勢,都是荒謬的,即使是“步兵vs.步兵”,馬步也只是一個用遠射刺殺的臨時動作,而不是固定的站立姿勢。

最著名的方陣是古馬其頓地層和現代西班牙方陣,在馬其頓方陣中,長矛步兵基本上採取“弓步”或直立姿勢,站在敵人面前,西班牙方陣更靈活:步兵在與騎兵作戰時,以“弓箭步”的姿勢將長矛(一端支撐在地面上);面對步兵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可採用“弓箭步”或“馬步”,甚至兩腿分開直立站立。

因此,“馬步”的練習對步兵來說有一定的意義,但並沒有說的那麼重要,相反,“弓箭步”應該是步兵最重要的基本技能,無論是長矛的形成,弓弩的投射,還是劍盾兵的對抗,“弓箭步”的存在幾乎是不可或缺的。

“綁馬”正是東方騎兵的基本功

與步兵相比,“馬行軍”對騎兵具有更重要的現實意義,尤其對於有騎馬射擊傳統的東方騎兵來說,“騎馬”可以說是一門真正的基本功。

“馬步”作爲東方傳統騎兵訓練的基礎,從清道光二十三年繪製的《兵器指掌圖》中可以得到印證,這本地圖集是鴉片戰爭後第三年制作的,雖然地圖集所體現的軍事技術在19世紀已經過時,但它反映了東方騎兵和步兵的傳統技術作戰方法。

這個地圖集最吸引人和特別的特點是騎兵訓練弓箭騎在馬背上和散彈槍上的方式,地面訓練法也不例外,射箭和散彈槍都需要在地面上以“馬步”的姿勢進行基本的練習,但只有在他們上馬以後訓練時才需要。

相比之下,步兵練習弓箭、諸葛弩、刀、矛時,圖集中沒有“馬步”的姿勢,只有“弓步”或“不定不拔”的姿勢,這進一步說明“馬步”是騎射技術的基本技能,而不是步兵的基本技能。

騎馬的戰術意義

清代道光年所著的《兵器指掌圖》是直隸綠營部隊訓練的指導圖集,雖然是針對綠營騎兵,但也體現了八旗騎兵和蒙古騎兵,即東方遊牧騎兵的基本訓練方法。

從這個角度看,東方騎兵非常重視“綁馬”的基本功,並把它作爲練習騎馬射擊的一把鑰匙,在我看來,這種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腰腿力量是騎兵駕馭馬力和抵禦衝擊力的重要基礎。

與步兵相比,騎兵還需要練習紮實的步法,在實戰中,騎兵可能會遇到意外的顛簸,除了所有的時間顛簸,因此,保持強健堅實的腰腿力量是非常重要的,此外,當雙手失去控制和弓箭時,騎手只能依靠雙腿來控制馬。

可以說,高超的騎術很大一部分是指騎手腰腿的力量,這一點對於東方騎兵來說尤爲重要,他們非常重視弓在馬背上的彎曲技巧,而且經常需要雙手失控。

第二,稍微離開馬鞍,用“綁馬”的方式打開弓,有利於提高射箭的穩定性

除了對馬術技能的要求外,“綁馬”還有另一個作用,那就是增強射箭的穩定性,騎馬射擊最困難的問題是顛簸的馬匹難以穩定瞄準,因此,騎兵馳騁中的射箭精度不如步兵弓箭手,也不如攔馬射箭準確。

馬鐙發明後,這種裝備不僅增強了騎兵使用刀、槍等近戰武器的威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射箭馳騁的穩定性,弓箭手彎弓弓箭時,臀部略離馬鞍,蹲着站在馬鐙上,實際上,它們是“騎馬”,用馬鐙和人體作爲“穩定器”,在馬匹顛簸時起到緩衝作用,在清軍武器指掌圖中,弓箭、散彈槍“騎馬”的練習方法正是爲了滿足這種需要。

由此可以看出,地面綁馬練習,除了訓練騎兵的腰腿力量外,還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包括射箭、散彈槍和現代步槍射擊。

有趣的是,類似的形象不僅出現在清朝的騎兵身上,也出現在一些現代西方騎兵身上,有時我們可以看到這種“騎馬”的射擊方法,這種射擊也發生在騎馬和飛奔時。

然而,即使在現代,騎兵也很少在奔跑中射擊,畢竟,這樣做的準確性很差,所以騎兵仍然更多地使用靜態射擊,從這個角度看,“扎馬步”作爲東方騎兵的一種傳統技能和訓練方法,長期以來一直在衰落,基本上是無形的,這也是《扎馬步》給人的錯覺之一,認爲它主要是以武術的基本功爲基礎的,所以很容易被誤認爲是步進格鬥的起源,(作者:陶木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