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塑造了四百多個人物形象,如曹操的奸詐,一舉一動都似隱伏着陰謀詭計;張飛心直口快,無外不帶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諸葛亮神機妙算,臨事總可以得心應手,從容不迫,也誕生了很多我們熟悉的典故,比如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關羽“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張飛“威震長坂橋”、趙雲“單騎救幼主”、諸葛亮“七擒孟獲”“空城計嚇退司馬懿”等更是流傳極廣的篇章。

那麼三國演義小說雖然精彩,但我們知道三國演義小說在關羽與諸葛亮死後情節之上已不如之前精彩,那麼三國演義小說算不算爛尾的小說那?

首先三國演義小說的敘事起於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終於晉太康元年(280年),全書可大致分爲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羣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以戰爭發展和人物活動爲材料。

其中如前33回的主要內容是漢末的羣雄爭霸,以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與官渡之戰爲主線,矛盾的焦點是曹操和袁紹兩大集團的鬥爭,作者對二人作了多方面對比,重點則是對興亡教訓的總結,順民心、得人才、有謀略者得天下,這是作者表達的主要思想。

34回到104回 赤壁之戰一直到諸葛亮病逝、魏、蜀、吳三家之內的合作鬥爭爲縱線,以戰爭發展和人物活動爲材料、把各種大大小小的戰爭和文臣武將的奇謀險計逐一帶出,包括曹操下書,諸葛亮舌戰羣儒,蔣幹中計,黃蓋用苦肉計,孔明借箭,借東風,華容道釋曹操、馬謖失街亭、諸葛亮空城計,等一系列小故事,各小重點組成了大重點,成爲組織嚴謹的結構、形成一個三國爭霸的局面,

最後15回到《三國演義》的後期,作者只用了15回,寫了46年的事情發展,那已經是三國末世,還主要是魏蜀的決戰,偶爾穿插東吳的事情設置獨立章回來講一下。那個時代就更不容易了,蜀國姜維九伐中原,而十五回九次都講了,確實不容易。

而姜維能用的人都是以前時代剩下的,都成爲老頭的廖化,張翼。三國後期的絕對主角可以說是姜維了,說白了後三國是姜維一人的表演秀。東吳的事情基本上是老將丁奉擺平,描寫東吳就是爲了寫丁奉的。魏國倒是人才很多,鄧艾,鍾會等出類拔萃。還有文鴦這種少有的在三國後期給人眼前一亮。十五回要講四十多年的東西,雖然沒有耐心,但是畢竟還是要完結的,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筆力,十五回講46年的事件,竟然沒有寫崩掉。還能寫的相對精彩,確實挺厲害。

我們後人看到這本《三國演義》的時候,看到關羽失荊州被殺或者諸葛亮五丈原時候 或許都會出現看不下去了,但是或許也能體會到作者在寫這本書的感傷。我估計《三國演義》最後一個字寫完,作者也是長舒一口氣:終於寫完了

作者寫陶謙三讓徐州,作者寫劉安殺妻予食,作者寫冒險攜民渡江,作者寫摔阿斗安子龍之心的玄德公,在爲雲長報仇不成之後,魂歸白帝。

作者寫急公好義,作者寫斬顏良誅文丑,作者寫過五關斬六將,作者寫單刀赴會,作者寫威震華夏水淹七軍的關羽關雲長,最後竟然死於小人之手,將士自盡,赤兔絕食。

作者寫三顧茅廬,告別了妻子老父、出山受累,作者寫火燒新野,作者寫舌戰羣儒,作者寫七星壇借風,作者寫取西蜀定南蠻,作者寫六出祁山嘔心瀝血的諸葛孔明,在作者那句交待其弟諸葛均的“勿要荒蕪田地,等我歸來”中,星夜秋風,逝於五丈原軍中。

作者寫七進七出長坂神勇,截江救阿斗,隨軍定川中,一生幾無敗績的子龍將軍,看着作者身邊的主公、關二哥,張三哥,都走了。

作者一個人陪着軍師,依然堅持着匡扶漢室北定中原的使命,結果功敗垂成,死前也沒有看到那一天。

就連“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戎馬一生,南征北戰無數次生死之間,到死也未能完成作者“天下歸心”的宏願。

在這趟亂世之行開始時乘雲上天的這些英雄,都隨着《三國演義》的這大半本內容,逝去了。到《三國演義》的後期,準確說應該是“三國”這段時期快要結束的時候,這些英雄梟雄,大多已經凋零了。

《三國演義》,何謂“三國”。準確說,應該是魏蜀吳鼎立的這段時期纔是真正的三國。那魏蜀吳又來自誰呢,曹、劉、孫。既然如此,爲什麼還要花長篇去講三分歸晉呢。

但是開篇從東漢末年宦官亂政講起,能更好地將每個英雄的路線講得清楚,其中許多故事也值得下筆描寫而已。到後期先滅蜀再滅吳,其實都已經不能算作三國時期。當時晉已經有了統一天下的能力,再也不是羣雄逐鹿時一名將一謀士便可翻手爲雲覆手爲雨、互相博弈以爭天下的時代了。

期望着小說處處都是高潮,到結尾了再來一個高潮,然後給你一個英雄式的或者開放式的結局,那種本就不是三國演義的風格。小說第1回開篇就說:“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爲三國。”第37回劉備“一顧茅廬”時遇到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崔又談論了漢朝四百年的“治亂”:“自古以來,治亂無常。自高祖斬蛇起義,沫無道秦,是由亂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亂;光武中興,重整基業,復由亂而入治;至2019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復四起,此正由治入亂之時,未可猝定也,”而小說《三國演義》本身,就是演義了漢末“由亂入治”的天下大勢。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是爲了總結歷史的興衰規律。或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一種歷史循環論或是宿命論的思想。

任何跨越一代人以上的亂世爭霸史,只要經歷了由亂而治的過程,寫到後來都不免以平淡結尾。能讓文學作品出彩的,只有衝突,三國演義最出彩的不是政治權謀,而是軍事衝突,以及在軍事衝突中大放異彩、各顯神通的英雄們。亂世出英雄而英雄平亂世。三國的英雄是人不是神,有壽命的限制,因此《三國演義》的爛尾,不能怪羅貫中怠工,只怪這個時代太長,它沒能像《水滸傳》一樣在一代英雄們的壽限之內結束,其精彩在英雄們老去時就已不可避免地完結,只留下人間一股英雄氣,在馳騁縱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