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的生活是个小剧场,都会有个剧情线。就拿吵架来说吧:

柴米油盐,吵!

孩子学习,吵!

伤了感情,吵!

意见不合,吵!

经过几次复盘,你和爱人都有望能在下次吵架的时候提升一下战斗力,决战紫禁之巅。但是 为什么有人越吵越和睦?有人却越吵越伤心呢?

子曾经曰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真相是,面对繁忙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诉求,没有任何一个家庭可以没有争吵,如何让争吵不上纲上线是一门关于“平衡”的艺术。

核心是,你“共情”了没?

我们都知道,被关注、被理解、被认可的诉求皆是人性。但我们处在一个需要与他人互动的环境,如何让自己过得顺畅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同时,我们应对这些问题的方式,也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只有当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共情”、如何“共情”,才能轻松应对生活中的问题,更会成为惠及下一代的宝贵智慧。

一、什么是“共情”?

在之前的热播剧《小欢喜》中,由陶虹饰演的妈妈宋倩视女儿英子为生命的全部意义, 替女儿做各种决定,却不太关注女儿的想法。

感到窒息的英子患上了抑郁症,几乎想要去投河自杀。女儿英子的情绪失控,就是被妈妈长期忽略感受的结果,因为她没有被妈妈“共情”。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无论我们面对的是爱人,子女,还是其他社会关系,共情能力,都会决定相处的和谐程度,也决定了最终是否能够共赢。

《共情的力量》一书的作者——美国学者亚瑟·乔拉米卡利认为,“共情,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地做出回应的能力”。这里包含两个要素:

>>>>

1、“理解”

理解,是回应的前提。这里的理解,指的是尽可能地抛下自己的主观偏见,在客观分析所处情况和对方问题的前提下,做出更全面、更深刻、不带批判性的理解。换句话说,就是,你是否进入了对方的世界。

>>>>

2、“回应”

只有理解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把理解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无论这种行动是耐心倾听的姿态,善意而不含攻击性的语言,还是走心的行为表达。尽量少让自己陷入“冲动上头”的情绪里,遇到别人情绪激烈的时候,也要能够尽可能平静下来,不要被对方带入。

你也许会说,我太难了……现代社会节奏很快,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背负着焦虑和压力,内心都积攒了许多无处安放的攻击性,这就难免“针尖对麦芒”了。

同时,这也让那些真正具备共情能力的人成了稀缺的香饽饽,因为一旦一个人用更包容、更开放的态度,去面对关系,就有了使关系朝着良性发展的方向迈进的能力。

试想,当一个人可以接纳你最深的自卑和最大的苦,不曲解、不批判,是一件多么令人感动的事情。

二、“共情”,是在彼此的世界跳“探戈”

在这里,要分享给大家的是,我知道你想的是什么,这只算是做到了一半,是“理解”。还需要做的是,在“回应”上下功夫,最起码,不要去做“碰瓷儿”的事。回应的质量,取决于你们的熟悉程度、情商等因素,这些需要长期进行相应的调整。如同跳“探戈”一样,一进一退,相互配合。

就拿夫妻吵架来说,我们的一个常见误区是,一“上头”就开始互相攻击,陷入“互掐”模式,倚天一出,谁与争锋,开始“话赶话”地指责对方,并控诉自己如何成为一个受害者,最后的结论是:爱会消失的,对吗?

真正应该做的,是多询问和理解。比如:

妻:老公,我肚子不舒服。

夫:(边打游戏边说)多喝热水。

妻:(内心os:渣男)……

这时候,妻子的期待,是丈夫的询问和关心,当然如果能够亲自倒杯热水过来,妻子的感受就更好啦。

类似的对话,丈夫也会遇到,比如:

妻:都几点了,怎么还不回家?

夫:这几天赶项目,实在太忙,你和宝宝先吃吧。

妻:一天天就知道操心你那些破事,从来不管我和孩子,我嫁给你真是瞎了眼……

很多时候,丈夫的期待,是妻子对自己操劳的关心和体谅,而对于妻子自身的期待,换一种表达也会好很多。比如,说“我知道你在外面工作真的很辛苦,但我和孩子也很想你,你工作的时候也不要太操劳,我们都在家等着你呢”,丈夫会觉得,真是娶了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妻子,以后会更爱陪伴妻子和孩子。

共情的真谛,是让我们克制住自己那种无端的、顺势而发的情绪,去伤害亲近的人的冲动,用更好的姿态去沟通。否则,再好的感情,也会因不能进入彼此的世界,而遭到破坏。

三、关于做到“共情”的一些思路

在这里,千万把共情当做讨好,一味去迎合和付出,而忽略真正要解决的问题。而是 在理解对方的基础上,有理有节地表达自己的诉求,争取共赢。这里包含几个要素:

>>>>

1、预判对方情绪

说白了,就是有点“眼力见儿”,别人开心,你就别在快乐的时候给他一棒;别人悲伤,就别讲自己如何如何开心。

>>>>

2、进入对方的“感受频道”

比如,你的爱人工作上遇到了困难,你不该说:“你怎么那么笨,这点事情都处理不好”,而应该坐下来,说:“辛苦了,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一定心里不舒服,可以跟我讲讲吗?”愿意表达的人很多,愿意听的人实在太少了。给爱人多一点体谅和关心,对方会更加珍惜你。

>>>>

3、说出自己的期待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心理咨询师,我们在给予对方倾听和理解的同时,也很期待对方能满足我们自身的心理诉求。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正面积极的态度表达出自己的期待,当对方没有共情我们的时候,也不要急着掐架,而是要用非进攻性的姿态表明自己的诉求。

在沟通的时候,还应该注意的是:多问开放性的问题,不要总把天儿聊死;先冷静,待情绪平和了再沟通;不要急匆匆做出判断。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当我们自己因温度和内涵而熠熠生辉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也会望向我们的方向,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