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2020年7月15日這天,山西高坪鄉山西高平縣永錄村,有一位叫李珠海的村民大清早便來到了自家的田地裏刨土。李珠海不知怎麼,今天的幹勁特別大。一鋤頭下去渾厚有力挖的特別深,結果鋤頭一翻居然挖出一根了白骨,這可把李珠海嚇了一跳,但是他隨即又冷靜了下來,李珠海帶着幾分好奇在原來的位置又挖了幾鋤頭,竟然發現了一堆的白骨。

專家在接到電話後便很快趕到了現場,此時李珠海除了挖出了一堆白骨以外,還有17枚刀幣、1枚箭鏃,很顯然這些白骨是古代遺留下來的屍體,而且離我們非常遙遠,因爲刀幣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鑄幣之一,至於具體的年代,專家在多次檢驗後得出了答案。

考古專家們嘆息道:這些白骨都是春秋戰國時期長平之戰遺留下來的,已經有着2000多年的歷史了,當年“殺神”白起坑殺了趙軍超過了45萬人,這層層白骨也進一步的驗證了當年的那場浩大的殺戮究竟有多麼的慘烈。

在長平之戰開始之前,秦國和趙國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霸主,不過形象的說秦國是一頭野心勃勃的猛虎,而趙國則更像是一頭防禦極強的犀牛。秦國本不欲和趙國挑起戰爭因爲還沒到那個時候,秦國想要實行“遠交近攻”的方略先吞併韓國。

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派王齙攻韓,奪取上黨。上黨的百姓紛紛逃往了趙國,趙國於是駐兵於長平鎮撫上黨之民,並與秦國發生了衝突,秦國和趙國於是就這麼打起來了。

趙孝成王派出了老將廉頗抵禦秦軍,廉頗是一個比較老成的將領,面對秦軍的猛烈攻勢他一守再守,守不住便退,等待有利的時期反擊秦國。可是新上任的趙孝成王沒有這個耐心,他只認爲是廉頗老矣,沒有本事對抗秦軍了,於是趙孝成王居然臨陣換將了。

接替廉頗將位的正是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據悉趙括從小飽讀兵書,又是名將之後,只待戰場建功了。這樣的年輕將領一旦上了戰場,自然是銳意進取轉守爲攻,都說初出牛犢不怕虎,可是趙括即將面對的卻是整個戰國時期最可怕的一頭猛虎白起。

趙括就像一頭蠻牛一樣,帶領45萬大軍向秦軍發起了全線進攻,意圖在秦軍換將白起之前,取得一場大勝。卻不知秦軍已經換將,並且挖好了一個大坑等着趙括來跳,這個大坑正是長平的山巒壁壘。

在趙括率軍突擊秦軍時,秦軍卻一路切斷了趙軍後路,實行反包圍。趙括分四路突擊而不得,自己也被秦軍的流箭而射殺,趙軍在被圍困了整整斷糧了46天之後不得已向秦軍投降。

投降並不意味着就能活下去,白起說:“趙國士兵反覆無常,如果不全部殺掉他們,恐怕再生事端。”於是所有趙國降軍悉數被活埋,只有年齡尚小的240名士兵被放回了趙國。此戰之後,失去了45萬大軍的趙國元氣大傷,再也沒能組織單獨與秦軍單獨對抗的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