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這十六個字便是儒學乃至中國文化傳統中著名的“十六字心傳”。古文《尚書·大禹謨》中有記載。

字面上的意思是:人心險惡莫測,道心微妙居中,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我們要真誠地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變、不變換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據傳,這十六個字是舜禪位給大禹時留下的,到底如何理解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比如,有學者認爲,這可能是舜對於大禹篡權的呵斥……

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光被四表,格於上下。克明峻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

本句出自《尚書·堯典》,意思是查考往事,堯名叫放勳……他的光輝普照四方,到達天上地下。他能發揚才智美德,使家族親密和睦。家族和睦以後,又辨明百官的善惡。百官的善惡辨明瞭,又使各諸部落協調和順,(天下衆人皆變化化上,是以風俗大和) 天下衆人從此也就友好和睦了。

也就是說,如果想讓天下太平,應當以家族爲單位來協和,之後慢慢以小見大,治國平天下,之後《大學》裏的齊家治國平天下與此如出一轍。

允迪厥德,謨明弼諧

出自《尚書·皋陶謨》意思是誠實地履行其德行,就會決策英明,羣臣協力。

皋陶對參與治理國家的人提出了修身、知人、安民三項要求。 這些要求的前提是實行德政,而不是苛政、暴政。

民可近,不可下,民爲邦本,本固邦寧

出自《尚書·五子之歌》:意思是百姓可以親近不可以輕視,人民是國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國家纔會安寧。

舊染污俗,鹹與維新

出自《尚書·胤徵》:舊時染有污穢習俗的人,都允許更新。

這是夏王仲康的臣子胤侯討伐羲和時候的一篇檄文,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在古代,人民就有了寬宥倒戈者、爭取同盟的細膩心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