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冠肺炎已躍升爲美國第二大致死原因 專家:美國面臨“致命的12月”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4日發佈報告稱,新冠肺炎已躍升爲美國第二大致死原因

面對逐漸惡化的疫情情況,更多的美國民衆也給聯邦政府貼上了“不信任”的標籤。

疫情在發展 新冠肺炎成重要死因

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4日發佈報告稱,新冠肺炎已躍升爲美國第二大致死原因

報告指出,美國新冠病亡率高於多個國家,從死亡病例數據來看,新冠肺炎已超越癌症,成爲美國第二大死因,排名僅次於心臟病,排在癌症、事故、損傷、糖尿病、阿爾茨海默病其他許多死因之前。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9月4日16時30分(北京時間5日4時30分),美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累計超18.7萬例,達187464例。

對於美國民衆而言,新冠肺炎是第二大死因,對美國警察而言,新冠肺炎併發症更是成爲了現在的首要殉職原因。

據《紐約郵報》等美媒報道,美國兩家非盈利執法組織給出的數據顯示,新冠肺炎併發症已成爲2020年美國警察的首要殉職死因,已導致至少111人死亡,遠高於死於槍擊的警察人數(34人)和死於車禍的人數(37人)。

△圖片來源:《紐約郵報》

再提“羣體免疫”?權威機構用數據說話

當地時間8月31日,《華盛頓郵報》報道稱,美國白宮8月上任的疫情顧問斯科特·阿特拉斯(Scott Atlas)已要求美國實施“羣體免疫”措施,來應對疫情。

此後,美國公共衛生專家安東尼·福奇對這一觀點進行了駁斥,他稱“絕不可行”。

這不是福奇第一次對實行“羣體免疫”提出反對意見,此前他曾說過,美國如果嘗試“羣體免疫”,必將付出巨大的死亡代價。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於4日發佈一份報告,對美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的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

該報告基於不同的前提條件提出了三種可能性:截至2021年1月1日,如果政府收緊防疫政策,美國新冠肺炎的死亡病例將近30萬例,達288380例;如果維持當前的政策,死亡病例將增長超過一倍,累計達410450例;如果施行“羣體免疫”,放鬆防疫政策,死亡病例數量將達到620028例的高值。

△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對美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總數變化趨勢的預測模型(黃色:目前已觀察到的趨勢;紫色:維持當下防疫政策後可能的趨勢;紅色:放鬆防疫政策後可能的趨勢;綠色:強制要求佩戴口罩後可能的趨勢)

報告還指出,在維持當下防疫政策的前提下,12月時美國的單日新增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數可能會從現在的約800例增加到約2600例;但如果放鬆防疫政策,最差情況下,美國單日新增死亡病例平均或超1.2萬例。

△IHME對美國單日新增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數量變化趨勢的預測模型(紅色實線:目前已觀察到的趨勢;紫色虛線:維持當下防疫政策後可能的趨勢;紅色虛線:放鬆防疫政策後可能的趨勢;綠色虛線:強制要求佩戴口罩後可能的趨勢)

抗疫不力 美國民衆對聯邦政府再質疑

之前的多項民調均表示,美國民衆對美國政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應對措施一直持保留態度。

9月2日,據福克斯新聞網報道,一項最新發布的Axios-Ipsos民調顯示,疫情暴發以來,美國民衆對聯邦政府的信任感急劇下降。

民調顯示,57%的美國民衆非常希望美國能在未來半年的時間裏控制住新冠疫情。但是,更有60%的美國民衆認爲聯邦政府使國家在新冠疫情中恢復變得更難

△左:希望美國在之後半年裏能控制疫情的美國民衆比例;右:對美國能否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得到恢復的意見分佈情況

據CNBC報道,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主任克里斯托弗·默裏(Christopher Murray)在記者採訪時就當下疫情情況評價稱,“最糟糕的還沒來”“我們正在面臨致命的12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