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朱祁镇,对于他的评价,从大环境来看,整体而言是褒大于贬的,就是好话要远比坏话来得多。

说起明英宗,必定离不开两件事,即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土木堡之变,因明英宗的错误决策,致使明廷精锐尽失,最为精锐的三大营也在此战损失殆尽,更甚者明朝差点因此次败北,被瓦剌所灭,若不是代宗、于谦两人精诚合作,力挽狂澜,明朝恐怕提前百年亡国了!

夺门之变,因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怀有异心的臣子的从中作祟,代宗朱祁钰被推翻,英宗朱祁镇复位。之后,石亨因惧怕于谦会被英宗继续重用,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前途,他是极力怂恿英宗杀掉于谦,而英宗又因刚刚复位,帝位尚不稳固,虽不忍杀于谦,但也只能是听从石亨等人的建议,下令杀掉国之柱石于谦。

可以说,如果就单从这两件事来看,明英宗实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因他宠信王振这等奸邪小人,致使二十余万忠心耿耿的明军将士枉死在瓦剌之手,数十万的百姓惨遭瓦剌的屠戮,明朝更是差点亡在他的手上。此外,因他的原因,于谦这位拯救大明的忠臣被冤杀。由此,英宗这位差点让国家亡了国,又冤杀忠臣的皇帝,说他是昏君,这实在是不为过。

但是,明英宗这一生虽说做了几件昏庸的事情,可总体来说,他并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

与唐玄宗这等前期圣明,后期昏庸的皇帝相比,明英宗对于国家所造成的危害,要低得多得多,因为明英宗是一位前期昏庸,后期圣明的君主。

夺门之变后,再次登基的明英宗并没有辜负上天再次给他的重为帝的机会。他开始勤于政事,积极的去修复他此前所犯下的种种错误,力图将明朝再次带入盛世。

英宗复位后,先是重用李贤、王翱等贤臣,后又平定石曹之乱,诛灭了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奸臣,由此朝廷的风气开始由腐转清,一时间明廷国力蒸蒸日上。

此外,英宗还一改往日懒散的性格,开始变得勤政起来,英宗曾对首辅李贤说过他每天的起居情况:“吾早晨拜天、拜祖毕,视朝。既罢,进膳后阅奏章。易决者,即批出,有可议,送先生处参决”,由上可知,英宗较正统年间,他的确勤政了许多。

除此,英宗复位后,还做出了一系列让人感觉很是仁厚的事情,比如下令释放了从永乐朝就开始被囚禁的“建庶人”(建文帝幼子朱文圭);恢复宣德朝胡皇后(代宗生母)的称号;下旨停止帝王死后嫔妃的殉葬等等。而在这些仁政中,尤以英宗下令废除殉葬制度,最让后人为之称道,《明史》赞曰“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正如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一书中所说:“英宗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要说他是好皇帝,真是连鬼都不信。但他是一个好人”,英宗算不上是一位好皇帝,但也绝非是一个坏皇帝,他是中国封建史上二百余位皇帝中少有的好人皇帝。

自古以来,中国的皇帝一直都很少去真正地放下身段去尝试理解他们治下百姓的生存环境。对于他们而言,只要这些人不起来造反,别的问题都是可以直接忽略的。但是,英宗却不一样,他具备着多数皇帝虽没有的能力,那就是理解别人的痛苦。

如英宗因曾饱受七年的囚禁之苦,所以就对此前被永乐皇帝囚禁一生的建庶人有了同情之心,他理解建庶人失去自由的痛苦,“亲亲之意,实所不忍”,因此之后,他选择放出被囚禁了五十余年的建庶人。

再如英宗理解被无辜殉葬的那些宫人的恐惧与痛苦,所以他临死前又特意对即将继承他皇位的宪宗皇帝说道:“自高皇帝以来,但逢帝崩,总要后宫多人殉葬,我不忍心这样做,我死后不要殉葬,你要记住,今后也不能再有这样的事情!”,遗诏让宪宗废除殉葬制度,还宫人一次生存的机会。

由此,正是英宗在复位后,所推行的以上仁政,最终是为他挽回了一个较好的名声,未留下一个恶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