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狂風暴雨雷電交加的夜晚,我跑去看了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最新科幻電影《信條》,克里斯托弗·諾蘭是一位什麼樣的導演,也毋需多說,有人這樣戲稱:如果他在世久一點,TOP100其實的前10終究會被他全部包攬。更多人對他電影的評價就是,一遍根本看不懂,也不怕劇透,就算解析的完完全全,你依然看不懂。

其實這部《信條》一點也不難懂,說看不懂的都是被那些專業影評的文章給帶偏了,特別是有一些影評看了之後,感覺自己不是理科高材生,不懂量子學、電子學、熱力學,時間空間學等專業知識就不能去看電影了。所以我會用一種非常庸俗的語言文字來爲大家解讀這部《信條》,看完之後保證能看懂。

首先解讀電影之前,先來了解一下諾蘭,這對於是否能看懂這部影片,有很大的幫助。

導演有兩種:在電影構想與拍攝的時候,有些導演會在心裏想到大衆,另一些導演則根本不考慮大衆。對於前者,電影是一種表演藝術;而對於後者,電影是個人的探險,這兩者在本質上並沒有高下之分,只是路線的不同。

很顯然諾蘭屬於後者,有時候人們會把電影“藝術”與“商業”加以對立,電影拍攝的目的,最終還是希望消費者付錢觀賞,而諾蘭導演的影片“藝術”和“商業”是同時並存的,他可以運用最基本的膠片電影,帶動觀衆的心靈和感受,甚至是從來沒有的想象空間,他的電影經常是分裂式的,爲了創作特定效果再串聯起這些分裂的各個部分,就好比文章中的段落,所有段落組合到一起之後,就成爲一篇完整的文章,而這種電影表達形式,就是諾蘭爲我們呈現故事的技巧,像這種電影敘事模式和形式風格,就是諾蘭導演的金字招牌。

當我們把諾蘭的電影當作藝術加以研究的時候,或許會想到這樣一個問題:諾蘭導演每次爲我們呈現的這一切,究竟是他真實的安排?還是觀衆的過分解讀呢?

實際上諾蘭導演只是在一個接一個的場景中,找到了最好的說故事方法,在特定的場景,做出了最恰當、最有說服力的表現方式,久而久之看多了,大家就會說:那就是諾蘭導演的風格。

說完導演再說演員,這部電影真正的大牌明星幾乎沒有,你只要記住這4名人物就可以了。管家阿福可以忽略不計,他就是個工具人,只出來了幾分鐘。

男主角一號:約翰·大衛·華盛頓飾演,片中沒有名字,所有下面的文章統稱爲男主角,職業是一名頂尖的特工,後來加入了“信條”組織,這是個什麼組織?保衛世界和平,全人類安全的一個組織。

男主角二號尼爾:羅伯特·帕丁森飾演,大家最熟悉的角色就是《暮光之城》裏面的愛德華·卡倫,大家習慣叫他暮光男。大家記住,他是這部電影之中最最最重要的角色,職業是一名特工。

反派安德烈·薩特:由肯尼思·布拉納飾演,後面文章統稱爲反派,表面是天然氣商人,實際上是軍火商,靠販賣鈈元素髮家,什麼是鈈元素?是一種放射性元素,是原子能工業的一種重要原料,可作爲核燃料和核武器的裂變劑。所以可以簡單理解爲這名反派就是賣原子彈重要原材料的。

反派的老婆凱特:伊麗莎白·德比齊飾演,和反派夫妻關係破裂,被他用兒子要挾,無法離婚,非常恨自己的丈夫,分分鐘想要了他的命那種恨,對劇情的發展和結尾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科普大使勞拉:克蕾曼絲·波西飾演,她是這部電影中的科普人員之一,她告訴男主角現在這個世界存在兩種時間軌跡,一種是正向的,一種是逆向的,簡稱爲順時逆時。

於是她深刻的向我們展示了什麼叫正向逆向,用肉眼分辨不出來,這兩顆子彈,你知道哪個是正向哪個是逆向嗎?

“別試着理解它,感受它。”這也是看懂這部劇最重要的一個點,不要試着去解讀各種科學邏輯可行性,沒啥意義,感受這部電影就行了。

勞拉伸手做了一個丟子彈的動作,子彈回到了她手中,那現在呢?明白沒?在逆向空間中,是反着來的,勞拉把兩顆子彈放在桌子上面,一顆是過去式,一顆是現在式,當她做出丟子彈的動作,過去式的子彈就會回到手中。

當你開槍的時候,子彈不是射出去的,而是接回來的。被這種收回來的子彈打中,造成的傷害要比射出去的子彈傷害更高,因爲它是逆向存在的,爲什麼?別試着理解它,按照導演思路走就行了。

還有一個需要搞清楚的:熵,是熱力學的一種概念,以上圖爲例,水壺燒水會成爲開水,永遠不可能成爲冰,這種正循環叫做熵增,水壺燒水結果成爲了冰,這種逆循環叫做熵減。

一個熵減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這不遵守能量守恆定律,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如果真的成爲了熵減的世界,就全部亂套了,成爲一個混濁的世界。

而電影中表現熵減的手法通常就是神奇的“時空逆轉”,而“時空逆轉”就牽涉到“祖父悖論”,祖父悖論是一種時間旅行的悖論,科幻故事中常見的主題。最先由法國科幻小說作家赫內·巴赫札維勒在他1943年的小說《不小心的旅遊者》中提出。

情景如下:你回到過去殺了你年輕的祖父,祖父死了就沒有父親,沒有父親也不會有你,那麼是誰殺了祖父呢? 或者看作:你的存在表示,祖父沒有因你而死,那你何以殺死祖父?

在許多關於時空倒流的電影中,一般都會遵守這個理論,不遵守這個理論的科幻片也有許多,他們的解釋就是平行世界:世界是由無數個平行宇宙組成的,而當某人回到過去殺你的祖父母時,此人殺的其實是另一個宇宙的人(或者你的這個舉動也可以創造一個新的平行宇宙),而此人的“祖父”或“祖母”的死只會使那個平行宇宙的此人不再存在,而這個平行宇宙的此人則平安無事。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看電影只是娛樂的,不是作爲科學家來研究這一切的。

還是那句話:“別試着理解它,感受它。”

下面正式進入劇情解說環節(含劇透)

開場是大劇院,有無數的觀衆等待節目開始,一羣特工需要進場追尋一名科學家,尋找他身上的鈈241,結果任務失敗,被反派特工搶走了鈈241,男主角被他們抓住了,嚴刑拷打,還拔掉了一顆門牙,最後男主角服毒自盡。

結果鏡頭一轉,發現自己沒死成,但是門牙的確真的被拔了。於是這個救男主角的人告訴他,我是“信條”組織的某領導,現在有一件維護世界和平,保證全人類安全的任務交給你,你首先去找一名女科學家。

這名科普女專員向男主角和觀衆解釋了順向逆向的原理之後,男主角說可以檢測這種逆向子彈的成分,然後再通過成分找到這種子彈的來源,結果發現子彈裏的成分來自印度,於是他開始了練級之路,首先找到第一個NPC:印度最大的軍火商。

“信條”組織給他安排了一名小夥伴共同完成任務,他就是暮光男尼爾。

在尼爾的幫助下,順利找到這位印度最大的軍火商普利亞(迪寶·卡帕蒂婭飾演),然後這位印度軍火商告訴男主角,逆向子彈全部來自俄羅斯巨頭安德烈·薩特(下文統稱反派),有什麼事情你去找他。

然後永遠的工具人阿福出現了,他說這個反派的老婆是個突破口,她因爲賣了一幅假畫給反派,導致夫妻關係破裂,被老公以此事要挾,然後給了男主角這幅畫的另外一個贗品。

通過這幅贗品畫,男主角成功認識了女主角,並且女主角也發現這幅畫是假的,於是男主角說明來意,我願意幫你脫離丈夫的魔掌,爲了證明我的真心實意,我先幫你從你丈夫那偷走要挾你的那副畫,從此以後你就可以放飛自我了。

然後女主角告訴男主角自己丈夫的畫可能藏在什麼地方,是可能!記住這個用詞。男一和男二裝作富豪來到了收藏畫的地方,這裏相當於是一個黑市,所有的畫展交易在這裏不用交稅。兩位男主角分開行動,一個查詢地形,一個觀察周圍的保安設施。

其實偷畫只是藉口,他們深信那個核武器元素鈈241就藏在這個自由港口,由於安保系統過於嚴密,於是他們想玩一出大的,用飛機撞向大門,引起大家的恐慌,誤以爲是恐怖分子襲擊,然後方便他們藉機行事。

利用飛機爆炸觸發了安保警報系統,他們弄出這麼大動作不說,還把飛機上面的許多金條丟了下來,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散落的金條上面,主角團則展開了行動。

在密室之中他們發現玻璃上有許多子彈孔,正當兩人迷惑的時候,突然出來一名全身武裝戴着頭盔的神祕人,二話不說直接做出手槍“收子彈”的動作,玻璃上面的子彈全部打向男主角。

這個人就是一名逆向人,兩人經過一場精彩激烈的打鬥之後,看不清臉的神祕人被男主角用刀刺傷了右手臂,最後神祕人逃跑了,逃跑的過程中頭盔掉了,被尼爾看到了真實面目,但是尼爾沒有跟男主角說,裝着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注意這些細節,後面會說到。)

然後男主角直接跟反派見面了,相互寒暄之後表面真正來意,最後達成協議,我幫你搞到鈈241,你還老婆一個自由。

並且這名印度美女也給出承諾,只要你成功拯救世界和全人類,我就保證女主角的安全,你需要人手我可以全部給你提供,我這裏有優秀的僱傭兵。

於是來到了預告片中的汽車追逐環節,主角團追一輛汽車,上面有大家都在爭奪的鈈241,於此同時反派也在追逐這輛車。

主角團隊上演了一出速度與激情相同的一幕,他們用吊車把對方汽車卡中正中間無法動彈,然後男主角通過吊車的吊臂來到對方車頂,定向爆破車廂之後順利得到鈈241。

尼爾開車接下男主角之後,突然發現前方有一輛汽車翻着跟斗過來了,而這輛車又是逆向的,它不是逆向行駛,而倒車追逐男主角的車。於此同時,反派挾持了自己的老婆,在另外一邊要挾男主角交出鈈241,男主角出於關愛有着悲慘婚姻問題的女性角度,交出了手中的鈈241,然後也被反派抓住了。

這裏就需要重點說明了:這裏有兩個空間,一個正向空間,一個是逆向空間,在正向空間中,男主角被反派手下五花大綁了,面前是一塊透明玻璃。

玻璃的另外一面就是逆向空間,玻璃上面有一個子彈孔,反派說你是個大騙子,交給我的鈈241根本是個空盒子,我很不爽,我瘋起來連自己老婆都要殺,我就問你怕不怕?男主角心想我就不信你會打死自己老婆,於是猶豫了一會。反派更加不爽了,你居然不怕我?我就開槍打給你看,於是做出了收回子彈的動作,女主角被這發收回的子彈打中了腹部。

然後他通過傳送門,來到了男主角的正向空間,告訴男主角我自然有辦法找到鈈241,於是揚長而去。最後男主角又被尼爾救下,馬上過去逆向空間看女主角怎麼樣了,尼爾說她還有得救,就是過程比較麻煩,因爲她是逆向空間中槍的,所以跟正常中槍的施救程序不一樣。

男主角迷惑了,那怎麼救她呢?

於是第二科普人員尼爾正式上線:回到過去,改變女主角中槍的軌跡。

簡單說明就是,女主角中槍的事實改變不了,只能把她中槍的事實從逆向改爲正向,這樣就可以用常規的醫療手段就給她取出子彈。

然後尼爾就開始跟男主角講解這個過程,至於這個過程如何實施,我就不劇透了,總之是回到過去改變發生的一切,影響將來發生的一切。

需要注意的兩個點就是:一,因爲逆向世界是反着來的,所以空氣無法正常進入肺部,所以需要帶氧氣罩。二:你不可以跟過去空間的自己有任何身體接觸,一旦與自己有身體接觸就會導致自我毀滅,如果真的需要接觸,就必須穿成這副模樣,隔絕與外界的熱交換。

還記得最開始一位穿成這副模樣的神祕人與男主角打鬥嗎?那個神祕人就是逆向回去的男主角自己。當他開始行動的時候,手臂已經先流血了,然後是整個過程的回放。

通過一番複雜的“回到過去”之後,成功營救了女主角,於是尼爾告訴男主角,反派的真實目的就是老掉牙的毀滅全世界人類,然後女主角說:哦,他不是想毀滅全人類,他已經身患絕症,加上我又深深傷透了他的心,他想毀滅的其實是自己。然後一想,這不行啊,一毀滅我兒子就沒有了呀,於是表示自願參加這次行動。

於是大部隊決定突襲反派的基地,並且大部隊的領導告訴男主角,這個世界有9個元素,分別在不同的9個國家手中,鈈241是最重要的那個元素。

現在這個引爆裝置和反派身體是互通的,在拆解引爆裝置之前,如果反派死了,世界就滅亡了。

我們必須兵分兩隊,一隊是正向小分隊,一隊是逆向小分隊,我們從兩個不同的時空維度對敵方進行鉗形行動,爲了區分正向分隊帶上紅色袖標,逆向分隊帶上藍色袖標。

而女主角的任務更加艱鉅,在這邊成功拆卸引爆裝置之後,然後再殺死自己的老公,專門配有一名工作人員,隨時跟他們彙報三方的情況,等待下達命令之後,女主角纔可以動手殺死老公。

然後來到片尾大決戰,男主角團隊有正向和逆向,敵方也有正向和逆向,你永遠不知道子彈到底是射出來的,還是收回去的,你也不知道一棟已經被炸燬的大樓,到底是已經被炸的,還是炸了之後會重組的,如果是後者,你站在地上的碎片之中,會被重組收回去的牆壁砸死,更加倒黴的是,你有可能會被一面逆向重組的牆壁夾在正中間,成爲一個化石人。

就好比一塊已經摔碎的巨大玻璃,地上全部是玻璃渣,你剛好在這個玻璃渣重組成一塊完好無損的玻璃範圍之內,這會是一種什麼體驗?

行動時間是10分鐘,兩組小隊是互相不知道誰是誰的。

紅隊:正常時空時間進行攻擊,飛機降落,隊員下來,進攻,最後完成爆破任務,炸燬基地。

藍隊:逆向時空時間進行攻擊,飛機降落,隊員下來,進攻,最後完成爆破任務,炸燬基地。

他們做的事情是一樣的,但是,他們的時間點是不一樣的,差距是10分鐘。兩隊最後完成任務的時間點,就是這個行動任務的前十分和後十分鐘交界點。

這麼做的理由導演給出的名稱叫做時間鉗形行動,因爲對方也有逆向部隊,所以整個過程中,紅隊負責正常時間裏面發生的一切,藍隊就是負責逆向時空裏面發生的一切,最後兩個時空合二爲一,這樣對方就沒有辦法通過改變時空來改變這一切。

女主角長期受丈夫折磨,精神已經接近崩潰邊緣,無數次她表達出來的情感就是我要殺了老公。之前就有一次殺夫行爲,被男主角救下了,因爲他不能死,他一死全世界就毀滅了。

這次行動的關鍵點在於,先拆除跟反派相關的引爆機制,再殺死反派,但是女主角衝動了,當她發現反派已經發現他們的行動之後,還給正在行動中的男主角打了一個電話,於是她不想看見反派老公覺得自己贏了的樣子,直接殺死了他。

關鍵時刻男主角成功奪回了引爆機制,順利拯救了全人類。

最後分隊領導人、男主角、尼爾三人會面,領導人說見過這個裝置的人都死了,於是把這個裝置一分爲三,一人一個表示以後再不相見。

但是尼爾卻把他手中的裝置交給了男主角,並且告訴男主角,是未來的你派我來保護你幫助你的,在這部電影中,我一共救了你三次,你的未來就是我的過去。

男主聽了這一番話之後特別感動,看着他遠去的背影,還有身上一個有特別線索提示的紅繩子,瞬間一切都明白了。

影片最後印度美女不守承諾想要殺了女主角滅口,被男主角成功救下。印度美女問:你怎麼知道我今天會在這裏暗殺她?男主角回答:監控錄像。

這是電影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梗,你發的短信、郵件、語音記錄,還有監控錄像,都是發往未來的信息。男主角可以隨時查閱這些信息,他就是通過監控錄像會知道暗殺女主角的準確時間和地點,這種設定在許多同類型影視劇中都有展示。

恰好也是這部電影的遊戲規則:你不需要理解所有的原理,你只需要根據這些做出最合適的改變,你就贏了。

最後總結:觀看這部電影,心態要放平穩,腦海裏面千萬不要去總是想“爲什麼?”,順着導演的思路去欣賞電影就完了,他說是什麼就是什麼,保證一遍就可以看懂,沒有別人說的那麼深奧。

如果非得做一個槓精,不停的去問爲什麼,感覺這裏不符合邏輯,那裏不符合人設,最後強行各種自我影片解讀,那這部電影就會看100遍也不會懂,因爲一個簡單的東西,被自己越搞越複雜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