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要玩手机",三种妈妈不同的回答,直接决定了孩子的格局

曾经有句话叫做"一个好妈妈,改变三代人",认为一位有格局、有见识、有文化的妈妈,可以改变一个家族的兴衰。对于大部分家庭而言,改变三代人或许有着夸大成分,但改变一代人却绰绰有余。在抚养的孩子的过程中,其实母亲也是一个模仿、总结的过程,模仿别人的高效带娃法、总结自己的童年经历。因此,人们常说"有其母必有其女",其实本质上也是这个道理。

"妈妈,我要玩手机!"只是一个很简单的要求,但不同的妈妈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天壤之别。一般来说,一流的妈妈选择动脑,二流的妈妈选择动嘴,而三流的妈妈只会选择责骂、威胁甚至动手。

三流妈妈:毛女士最近工作压力大,在公司受了不少委屈,本以为回到家能放松放松,但不懂事的孩子一直喊着想要玩手机。一气之下,毛女士再也无法压抑内心的情绪,对着孩子破口大骂,从坏毛病说到学习差,又从学习差说到不懂事,直到孩子崩溃大哭,毛女士才停下来。其实,毛女士内心十分清楚,她把公司情绪发泄在了孩子身上,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的严重程度,总认为与孩子之间没有隔夜仇。但其实,孩子的"不懂事"、"成绩差"的主因正是毛女士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二流妈妈:青青自从上了幼儿园之后,对于电子产品的好奇心直线增加,得不到满足时,甚至还会胡乱发脾气。青青妈妈本来十分担心电子产品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伤害,但每次都受不住孩子软磨硬泡,只能每次都叮嘱青青不能玩得太久。但其实这种方法也存在问题,面对孩子的请求,父母应当适当说"不"。与三流妈妈相比,二流妈妈看似温柔,但本质上却是一种溺爱。

一流妈妈:李女士家有两个孩子,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李女士放弃了外企的工作,回归家庭照顾孩子。她同样遇到过孩子想玩手机的情况,但是她每次都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并教育孩子手机的危害。另外,为了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样,她从不会在孩子面前长时间玩手机。为了充实生活,她买了不少书、绘本,实在无聊时就看看书。在她的影响下,两个孩子也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学习几乎不用李女士过于操心。

其实,真正的教育与"金钱"无关,与"三观"却十分密切。孩子不听话,其实有时候是父母偷懒了,宁愿刷刷短视频,也不愿意正经看几本育儿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