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60年,狄人入侵卫国。卫懿公号召国人抵抗,国人却不愿意为其作战,大部分溃散而去。卫懿公无奈,只好亲自率亲军抵御,结果被狄人杀死。狄人攻入卫国国都,卫国人仅有七百三十人侥幸逃出,卫国被灭。后来齐桓公率诸侯讨伐狄人,又出钱出力替卫在楚丘修筑城堡,卫国才重新复国。

保家卫国,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那么,面对外敌入侵,卫国人为何不抵抗?不保家卫国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卫国人之所以对自己的国家会如此失望,不愿意保家卫国,根源实际上在卫懿公之前的几代君主就已经种下。

卫懿公的曾祖父,是卫国第十二任君主卫庄公。

卫庄公的原配夫人是齐国女子,无子。卫庄公于是又迎娶陈国女子为夫人,生下公子完。此外,卫庄公另有一宠妾,生下公子州吁。

公子州吁长大后,喜好带兵,卫庄公便任命公子州吁为将。卫国大夫石碏劝谏说:“庶子好兵,使将,乱自此起。”卫庄公不听,酿成了以后的卫国的大乱。

公元前735年,卫庄公去世,公子完即位,是为卫桓公。而公子州吁被任命为将后,更加骄奢淫逸,所以卫桓公在即位的第二年,就罢黜了他。

公子州吁不甘心,逃到国外。十五年后,公子州吁纠集卫国逃亡的人杀回卫国,杀了卫桓公,自立为卫国君主,史称卫前废公。卫前废公,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弑君篡位成功的公子。

卫前废公即位后,根本就不关心卫国黎民百姓的疾苦,而是变本加厉地骄奢淫逸,穷兵黩武,为了帮助共叔段夺权而强迫卫国军民去攻打郑国。从此,卫国人开始对自己的国君感到失望。

卫国军队行至郑国国都郊野,石碏派右宰丑借向卫前废公进献食品之机,击杀了卫前废公,然后从邢地把公子晋(卫桓公之弟)迎回卫国立为国君,是为卫宣公。

卫宣公即位后,又让卫国人失望了。

卫宣公的夫人夷姜生了个儿子,取名汲,被立为太子。太子汲长大后,娶齐国女子为妻,但还未拜堂成婚。卫宣公见到齐国女子美貌,很是喜欢,就自娶此女,而为太子另娶了其他女子。

卫宣公夺了太子汲的媳妇,自觉理亏,但他没有反省自己的不道德,反而愈发地厌恶太子汲,便假装派太子汲出使齐国,暗中却命某大盗在边境线上拦截击杀太子汲。

杀死太子汲后,卫宣公立与齐国女子所生的儿子朔为太子。公元前709年,卫宣公逝世,太子朔即位,是为卫惠公。

对于卫宣公的倒行逆施,卫国人都忿忿不平,所以在卫惠公即位四年后,就把卫惠公赶下台,另立太子汲的弟弟黔牟为国君,史称卫君黔牟。

卫惠公被赶下台后,逃到齐国。公元前689年,齐襄公率领各诸侯国共同讨伐卫国,赶跑卫君黔牟,送卫惠公回国重登君位。

卫惠公就是卫懿公的父亲。公元前669年,卫惠公逝世,卫懿公即位。

卫懿公即位后,更加昏庸无道,不爱黎民百姓,却爱养鹤。黎民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而卫懿公却让自己的鹤享受着大夫的俸禄,坐着大夫们才能坐的轩车。

至此,卫国人对自己的国家,对自己国家的君主,算是彻底失望了。因此,狄人攻卫时,卫懿公想让国人去抵抗,国人才会说:“让鹤去打仗吧!鹤拿的俸禄跟大夫一样。”不愿为卫懿公出征作战,抵御外敌入侵。

总之,自卫庄公起,卫国的几代国君,要么胡作非为,要么昏庸无道,或为争权夺利,或为贪图享乐,全然不顾老百姓的死活,令卫国人对自己的国君彻底失望了,对自己的国家彻底死心了。

哀莫大于心死!当老百姓对自己的国君彻底失望,对自己的国家彻底死心,他们岂会愿意再为这个国君、再为这个国家出力卖命,抵御外敌入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