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国人的心目当中,北大清华,是当之无愧的两座最高府邸,无数家庭从小的教育理念,就以考取清华北大为目标。

但全国高考人数已经突破千万,而清华北大总共的招生名额,才不到一万人。

这千分之一的几率,说句不好听的,可能在中小学的时候,就知道基本没戏了。

不过,可望而不可即的清华北大,每年也会“低声下气”,跑到各地的状元面前,“谄媚”的说:选我选我!

高考放榜,几家欢喜几家愁,考上清华北大的,绝对占据喜报的头榜头条,是能够以名字出现,而非包含在“XX人”和“占比”之中。

但是,还有一些人,就更加厉害了!

不用等到高考出成绩,清华北大的招生办老师,就悄悄跑过来,使尽浑身解数,跟学霸们签订一张合约。

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叶珈宁!

叶珈宁不仅牛逼,而且还非常特殊,他特殊到并没有参加当年的高考,最终也能顺利被北大录取。

都说高考是千人万马过独木桥,多考一分,挤下千人。

但高考对于叶珈宁来说,形同虚设,他压根不需要在独木桥上拼搏,因为他有一艘“快艇”,可以直接开过去。

这就是所谓的“保送”!

羡慕不?

叶珈宁从小成绩稳定,班级雷打不动的第一名。读高一的时候,北大就发现了这一棵好苗子,决定先下手为强。

北大给出的条件,非常吸引人,说是高考愿意降低200分录取。

200分啊!

就算是高考发挥超级超级失常,也不用担心考不上北大,这等于是让叶珈宁有了稳进北大的资本。

然而北大仍旧不放心,万一叶珈宁被清华挖去了咋办?所以在叶珈宁高二的时候,北大再次跟他商议,给了他一张预录通知书。

先是降低200分,再是预录通知书。

北大为了叶珈宁,可谓是手段尽出。

那么这个叶珈宁,究竟何许人也?又有何等优势,能让北大如此放低身段?

大家别乱想!

叶珈宁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父母也只是银行的员工,里面不存在见不得人的秘密,这一切,都是叶珈宁自己争取过来的。

原因是叶珈宁的信息学奥数天赋,当得起“天才”二字。

以前,奥数是可以加分的,而叶珈宁的信息学奥数成绩,异常突出。尽管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奥数被叫停,可是叶珈宁的老师,仍旧不愿意放弃,选择继续培养。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

叶珈宁仿佛开了挂,市、省、国家级的信息学奥数奖杯,一一收入囊中。甚至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信息学竞赛”的金奖,也不在话下。

这就奠定了北大青睐的基础!

看过叶珈宁的人生经历,也许很多人觉得自愧不如,其实大可不必这样,有的人,他天生就是块读书的料,脑瓜子聪明,能举一反三。

好比今年北大年纪最小的新生屈诗颖,年仅15岁,跳级考北大!

而叶珈宁的成绩,除了天赋外,努力也特别重要,在求学一事上,叶珈宁始终保持着自律和钻研的精神。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