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裔即華裔美國人,是指具有美國國籍的華人或華人血統的美國人,據統計,現在美國華裔的人口總數已經接近五百萬,約佔亞裔美國人口的23.25%,美國總人口的1.4%,高於其他亞洲國家僑民所佔的比例。

美國華裔主要是來自中國,以及東亞、東南亞等地華人的移民後裔,迄今爲止,華裔在美國定居已有將近兩百年的歷史。這兩百年也是華裔在美國的奮鬥史,從最開始的不被接受,處處提防,發展到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會質疑他們美國人的身份。而這一切都是美國華裔通過實際行動換來的認可。

最早時期,美國華裔曾長期遭遇白人歧視,美國境內針對華裔的暴力犯罪不計其數,特別是1882年,美國甚至通過了排華法案,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對華人的歧視。

不過這種惡劣的生存環境沒有擊垮華裔,他們通過實際行動,最終得到了美國的認可。比如在經濟,科學領域取得巨大成果,讓很多白人對華裔刮目相看,還有在軍事領域,加入美軍,報效美國,也讓很多白人認可了他們美國人的身份。

在美國,華裔參加美軍的案例有很多,最典型的就是抗美援朝時期,美軍中有個名叫呂超然的華裔士兵,他依仗自己的東方人面孔,以及會說漢語的優勢,欺騙淳樸的志願軍戰士,給志願軍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此人通過這種無恥的方式,證明了他對美國的忠心,事後還被美國晉升爲少校。

呂超然的事也讓很多華裔贏得了美國的認同。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之後,美國最終廢除了很多種族法案,比如禁止種族通婚的法案等等。此後美國的亞裔,包括華裔,還有非洲裔等少數族裔,和白人一樣,正式有了平等的待遇。不過美國畢竟是白人主導的國家,即使其他族裔百分百地忠於美國,但種族歧視的問題還是時有發生。

這是由紮根於美國白人心中那種白人至上的觀念決定的,有時候無論其他族裔怎麼表明忠心,都不會改變這種歧視。就比如有很多華裔,爲了報效美國,也像呂超然一樣,加入了美軍,去爲美國的利益而奮鬥。但美國的種族歧視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包括生活中,職場中,甚至美國軍中,都有存在,而且歧視也不僅僅針對黑人,還針對黃種人,自然也包括華裔。

比如有位名叫陳宇暉的華裔小夥,大學畢業後,本來也可以找一個普通工作,過上穩定的生活,但他卻選擇加入了美軍,立志報效美國,結果卻因種族歧視,以悲劇收場。陳宇暉1992年生於紐約曼哈頓唐人街的華裔家庭,家裏條件很不錯,而且他是家中唯一的孩子,父母都希望他有一個穩定的生活。

但2011年1月,陳宇暉卻不顧父母反對,毅然決定加入美軍,報效美國。在經過三個月的訓練之後,他被派到了阿拉斯加的陸軍基地。到了8月,又被派到了阿富汗南部,相對於阿拉斯加,阿富汗的日子無疑是非常艱苦的,而且也比較危險,但這也符合他加入美軍的初衷。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到了10月,紐約家中的陳宇暉父母,卻突然收到了兒子的死訊。

陳宇暉並沒有死在戰場上,而是死於在阿富汗南部一處美軍崗哨內。通過他的遺囑,人們才發現陳宇暉曾長期遭遇其他美軍士兵的歧視和虐待,比如,陳宇暉經常遭到種族歧視字眼的辱罵,而且還會被逼在地上爬行,以及要他含一口水做俯臥撐倒吊等等。還曾經因爲在洗澡後忘記關熱水爐,被其他士兵從牀鋪直接拉到地上拖行,背後被拖得皮綻肉開。

最終陳宇暉不堪折磨,選擇在一次執勤時自殺身亡,以悲劇收場。事後美國將歧視和虐待陳宇暉的八名士兵全部開除了軍籍,但這種處罰無法改變廣泛存在於美國的種族歧視。陳宇暉的悲劇並非個例,這已經是不是第一起華裔美軍士兵因受虐待而死亡的事件。所以說美國的種族歧視到現在依然廣泛存在,並非是選擇報效美國就可以避免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