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生活在經濟發達的時代,但仍然保留了中國人勤儉節約的習慣,很多人都會有儲蓄的習慣。現在我們存錢可以把錢放在家裏的存錢罐,也可以把錢放到銀行或者理財產品裏面實現增值,反正各種渠道都是可以的。但如果是古人的話,他們怎樣存錢呢?

根據資料可見,古代人確實是有存錢的習慣的,畢竟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以來延續下來的良好文化,古人也一樣。不同的是古代是沒有銀行的,所以古人只能夠把錢放到罐子裏面,然後埋在地下,這是他們覺得最安全的方法。畢竟古時候的安保也不是十分好,也沒有保險什麼的,埋在地下確實是最經濟最保險的方法。

古時候老百姓用的錢也不是現在的紙幣,而是銅幣,就以唐朝來說,銅幣是當代社會流通的重要的貨幣形式。很多老百姓如果有多餘的錢,都會把銅幣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不過,百姓雖然可以存錢,但是存錢的額度大小必須由國家來定。

這是爲什麼?可能很多人都不解,這個錢是我的,我愛存多少就多少,爲什麼國家還要干涉?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古時候的貨幣流通對於國家經濟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貨幣形式比較單一,如果大家都把銅幣存在家裏面不拿出來用,那麼市面上的貨物流通就會大大受影響。沒有人拿錢出來買東西,賣東西的人貨物也賣不出去,整個經濟鏈條就會癱瘓。

於是爲了避免出現這個問題,當時唐朝的相關部門就規定了每戶人家存錢的數量。如果你要存錢,必須要在這個範圍內,一旦被查出超出這個範圍,那麼這些錢就必須要在限定的時間內用完,不管買什麼。要是違反相關規定,拒不執行的話,最嚴重的後果就是杖殺。

從上面可見,唐朝對於老百姓私自儲存銅幣,這一行爲是非常嚴格的,已經出動到了法律條文來制約。據說當時還真的有人因爲存錢存的太多了而被殺頭。這種情況如果放到當代,就是對人權的剝奪,當然每個時代生存的法則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也該理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