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時間,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以影視作品《花木蘭》三次被搬上銀幕,三種不一樣的形式,三種結果。

第一部是1998年,迪斯尼動畫電影《花木蘭》口碑最好,製作成本9000萬美元,全球票房3.04億美元,豆瓣7.8分(19萬人評分),IMDb7.6分(24萬人評分),1998年的這部動漫是最成功的一部。

第二部是2009年,趙薇主演的國產真人電影《花木蘭》,投資2.5億元,最後票房僅有8600萬元,豆瓣6.2分(8.8萬人評分),雖然沒有達到高票房,但是趙薇演繹的這一部卻是對劇情還原度最高,符合國人審美的《花木蘭》,演繹出了木蘭的堅韌、英氣與柔情。

第三部是劉亦菲主演的迪斯尼真人版《花木蘭》,迪士尼史上投資成本最高(2億美金,14億人民幣打造)的史詩鉅作,由於全球疫情,上映日期一拖再拖,最後被迫放棄北美和部分海外市場,直接在Disney+上付費點播。

國內定檔9月11日,這是好萊塢第一次把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搬上大銀幕,可謂是全球矚目,作爲一箇中國人,還是應該支持的。

但是目前在國內外娛樂網站上口碑都不太理想,豆瓣評分4.9分,這部彙集華語影壇頂級明星,加上一直被奉爲“天仙”的劉亦菲主演,四大槽點勸退觀衆。

01、網遊特效

作爲史詩級鉅製的大電影,加入的玄幻元素本應是《花木蘭》的一大亮點,但是《花木蘭》中的特效就是國產網遊的水平。

尤其是後期製作的花木蘭鳳凰翅膀實在是不入流,甚至不如國產網劇《琉璃》中司鳳的翅膀特效,更別和《權力的遊戲》中的特效場景相提並論,氣勢上完全被碾壓。

還有其中的靜止特效也就是國產劇十年前的水平,這部耗巨資打造的特效,觀衆看了個寂寞。02、服化道誇張

除了劉亦菲主演的花木蘭在服道化上中規中矩,不管是少女妝容還是軍營中男扮女裝,都沒有掩蓋花木蘭的人物特點。

可槽點就是鄭佩佩飾演的媒婆,劉亦菲學習女德時的扮相,鞏俐的扮相純粹爲了迎合古典詩詞中描述的“對鏡貼花黃”,任何一個人物的扮相都毫無美感可言,甚至說是醜化傳統人物。

03、人物設定玄幻

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本就是國人耳熟能詳的重中國勵志故事,但是花木蘭卻是個擁有超能力“氣”的角色,沒有逆襲蛻變,一開始就是強者,最玄幻的是花木蘭的超能力就是“太極”。

鞏俐飾演的女巫本以爲是個王者角色,前期對抗命運的不公,點醒花木蘭的女性力量,後期一秒下線,簡直就是個廢鐵。

動漫中最出彩的木須龍也被剔除掉了。

將軍的設定特分爲了2個角色,一個是甄子丹飾演的唐將軍,一個是安柚鑫飾演的陳宏輝,一個配角的戲份被分成2個,結果就是2個人物都不飽滿。04、劇情線過於普通

木蘭入軍營之前的線路平平無奇,軍營中女扮男裝依舊毫無亮點。

木蘭的認知和對自我身份的認同,以及後期被軍隊接納木蘭的女性身份都太過潦草,完全無法產生共情。

本以爲會在花木蘭變身女裝之後會和鞏俐飾演的神奇女巫來一場大戰,驚豔衆人,結果平平無奇的結束。

總之,這部衆星雲集的電影《花木蘭》軟件硬件各種糟糕,一昧的堆砌中國元素,希望通過大紅燈籠、福建土樓、太極、石像、中國詩詞等古典元素以突顯中國味道,但是不合時宜的運用顯得不倫不類。

這麼多年了,好萊塢對中國文化的瞭解沒有絲毫進步,這僅僅是一個套着中式殼子的迪士尼傳統公主病魔幻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