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國際社會對2020年10月18日解除伊朗武器禁運的最後日期還有不到兩個月時間,隨着解禁期的到來伊朗必將拋出大規模的武器裝備採購計劃,但是考慮到伊朗與美國和西方國家之間的關係,這筆訂單大概率會拋向俄羅斯和我國,對於我國的軍工業來說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作爲中東地區的“軍事強國”如果我們能拿下伊朗“軍火蛋糕”,那麼必將大大提升我國武器裝備的國際聲譽,吸引更多的國家向我國購買武器裝備。

f14讓伊朗十分滿意

在伊朗的軍火外購清單中,最爲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先進戰機的進口,目前伊朗空軍老化十分嚴重,其裝備的主力戰機還是老舊的美製F-5、我國的殲7以及在F-5基礎上仿製而來的國產“閃電”戰機,至於三代機方面僅有30架米格29以及20架左右的F-14,不過這些戰機都屬於早期版本三代機,性能早已落後。

對於伊朗空軍裝備的更新,我國的軍迷表現得十分“上心”,很多軍迷都認爲我國的殲10戰機將是伊朗最好的選擇,似乎伊朗選擇我國殲10戰機已經是板上釘釘只待禁運解除期一到,伊朗就會下單一樣,那麼我國的殲10是否真的能夠成功“遠嫁”伊朗?從實際情況出發,殲10“出嫁”伊朗恐怕沒那麼簡單。

殲10出口困難重重

伊朗的重型機情節

在伊朗空軍,他們最寶貝的莫過於巴列維王朝統治時期向美國購買的F-14“熊貓”戰機,雖然後來巴列維王朝倒臺,美伊兩國過膝陷入低谷,但留存下來的79架F-14則成爲伊朗空軍的寶貝疙瘩,截止目前F-14在伊朗空軍服役已經超過40年,並且受限於技術封鎖,伊朗空軍對F-14的維修維護工作困難重重,截止目前伊朗空軍具備作戰能力的F14已經不足20架。

F14讓伊朗人對於重型戰機有着很大的偏好,相對於中型戰機,重型戰機的作戰能力更強、航程更遠、載彈量更多,對於身處中東的伊朗來說,重型戰機遠比中型戰機更適合,這就讓我國的殲10在於俄羅斯蘇30戰機的競爭中處於明顯下風。

“波斯貓”已經服役40年

技術優勢

現在很多人一提到俄羅斯戰機,就很本能的與落後掛鉤,認爲俄羅斯戰機電子設備落後,雷達技術與我國沒法比,因此殲10要遠遠比蘇30戰機先進。客觀的說,在電子設備領域我國是要領先俄羅斯的,但遠遠沒有到了碾壓地步,碾壓只有在技術存在明顯代差之時纔會存在,而就雷達技術而言,雖然我國更加先進,但俄羅斯的AESA相控陣雷達也已經開始服役,雖然成熟度和先進程度不如我國,但本身是同一代產品。

此外,作爲重型機,蘇30的機頭直徑是所有四代機中最大的,這也就意味着即使雷達技術落後一些,依然可以靠着攜帶更大天線直徑的雷達來彌補。此外相對於中型的殲10,蘇30本身大機身的優勢卻是殲10無論怎樣都無法彌補的,殲10本身更適合作爲國土防空來使用,而蘇30的遠程進攻屬性更符合伊朗的需求,綜合來看,蘇30比殲10更先進更適合伊朗。

相對殲10,伊朗更青睞蘇30

中國武器差口碑

對於這一點或許很多人不願意承認,但是實事求是的說,我國武器裝備在國際市場上口碑並不好,在兩伊戰爭期間,我國同時向伊朗、伊拉克出口了大量武器,包括59坦克、殲7戰機等,但是受限於當時我國工業製造水平的限制,這些武器在質量上實在難稱優秀,而伊朗軍隊後勤就曾對我國的殲7M戰機做過這樣的評價——價格低廉、性能一般、維護繁瑣、沒有操縱性可言。

雖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的工業製造水平早非昔日可比,但是差的印象已經產生,想要抹平這種已經“牢固於心的觀念”就需要我國付出很大的努力。

伊朗的殲7,它的評價並不好

除了以上三個大原因之外,對於伊朗來說,購買誰家的戰機還要出於地緣政治考量,對於伊朗來說,俄羅斯在中東所能發揮的影響力遠非中國可比,因此購買俄製戰機也可以變向的加強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

對於我國的殲10戰機外貿之路,未來恐怕很難有打的突破,隨着五代機開始在全球大規模擴散,四代機將會逐步退出軍貿市場,而在僅剩不多的市場中殲10上要面多俄羅斯的蘇27系列戰機,下要面臨美國大量退役二手F16戰機衝擊,殲10在外貿上註定無法成功,但這並不妨礙殲10本身的成功,正是由於有了殲10的研製經驗,我國才能在殲20的研發上走得如此順利,外貿成功預購只會給殲10的服役生涯錦上添花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