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在熱播的都市情感劇《三十而已》,不僅好評如潮,而且諸多渲染觀衆情緒的畫面,更是一次又一次的引發熱議,如鍾曉芹(毛曉彤飾)怒火中燒的向陳嶼提出離婚,如顧佳(童瑤飾)鎮定自若的退出太太圈,如王漫妮(江疏影飾)毅然決然的與梁正賢分手……。雖說這些情節讓觀衆看的是大快人心,但該劇播出至今,若說極賦內涵的場景,定少不了顧佳竭盡全力“拉投資”的一幕。

在最新播出的劇情裏,顧佳接到村長的電話,得知自己不遺餘力在力挽狂瀾的茶廠,卻因茶樹遭到晚霜這一惡劣天氣的摧殘,不但影響到了來年茶葉的收成,更是讓茶農們的鍋都難以揭開了。聞訊的顧佳,心急如焚的便趕到了遙遠的山村,還無可奈何地向其父親開口借了十五萬元錢。

原本,顧佳從李太太手中接過茶廠,是想讓自己的家庭能有一個穩健的收入保障,畢竟其丈夫的煙花公司,就如同坐在“火藥桶”上,風險指數可想而知。可腦子一熱的她,不僅掉進了李太太等人挖好的坑裏,還被茶廠一塌糊塗的現狀,搞的是一籌莫展。

本想放棄茶廠的顧佳,當見到一羣窮困潦倒的茶農們,竭盡全力的採茶場景,還有那些骨瘦如柴的小朋友,就連掉在地上的食物也一點也不浪費時,她毫不猶豫地便立下了要扭轉乾坤茶廠業務的“軍令狀”。

雖說小創業是發家致富,大創業是強國利民。但不可否認的是,多數創業都是因一敗塗地而收場的,更何況像顧佳這樣的,對茶葉一無所知的跨行創業者,其前行的艱辛程度可謂是難如登天,而首當其衝的難關便是解決資金問題。故而,她纔會東奔西跑,忙得不可開交的到處拜訪投資商,可結果卻是屢試屢敗。當顧佳抓住機會與最後一位投資人洽談時,其直言不諱地流露出的心聲,總算是感染了投資者。

顧佳表示,“都說相由心生,茶也由心生,不摻假是這個時代最難能可貴的品質。……這個項目我不想掙多少錢,我就是想讓那些山裏的孩子有飯喫,有所依。”

毋庸置疑,很多觀衆看到這一幕時,會覺得這是以扶貧的角度,在緊扣時代的主旋律,但在星劇娛樂看來,這是當下社會對貧困人羣,對弱勢羣體伸出暖心之手的體現,也是人之最可貴的善念的展露。同時,這樣的情節並不是刻意地在迎合主旋律,因爲這不僅是《三十而已》這一部影視劇裏纔出現的暖心畫面。

在今年上半年播出的,由王凱、王鷗主演的經偵劇《獵狐》劇中,王凱飾演的經偵警察夏遠在偵辦案件時,得知證人陳二林因工傷成了一位傷健人士。不惑之年的他,不僅至今未有娶妻,而且生活上僅靠着微薄的低保和開小三輪得來的收入,維持生計和照顧年邁癱瘓在家的母親。於是,夏遠便立馬將自己的私人電話給了陳二林,還介紹他去自己單位的食堂工作。而夏遠的此舉,顯而易見,就是力所能及的在幫助這位傷健人士,望其過上更好的生活。

還有,在陳建斌和李一桐主演的都市情感劇《愛我就別想太多》劇中,李一桐飾演的夏可可送扶貧物資到山區學校時,作爲丈夫的李洪海(陳建斌飾)通過手機,看到山村學校的陳舊,教學條件的欠缺後,不假思索的就決定要出資,來爲孩子們創造一個條件完善的學習環境。

這樣的暖心畫面,可不止於此。但不管是《三十而已》裏的顧佳,還是夏遠、李洪海,這些在如今電視劇裏展現的,一個又一個扶貧助殘畫面的點睛之筆,體現出了當下影視作品社會責任意識的擔當提升之外,也折射出了走進新時代的人們,其社會文明程度的蛻變。同樣的,這樣的暖心助人之舉,在我們的身邊,亦是隨處可見的。

所以說,時代的發展,讓我們的物質條件不斷進步的同時,扶貧助殘這一社會文明之舉,也在扶搖直上中。而童瑤、王凱、李一桐等演員,通過對影視劇暖心畫面的詮釋,也必將能將這一個文明向上的理念,潛移默化更多的觀衆。這是時代之幸,更是你我之幸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