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會特意去新進的網紅店。怕擁擠,也不想做人工空氣淨化器。過個一年半載,等它養熟了,有人味了,出品穩定了,再探不遲。

作爲一個成熟的業內人,對活下來的資深網紅咖啡館和甜品店,更要揣着敬意前往,並時刻準備着發現它們的閃光點,尤其是在上海,在襄陽南路。

不清楚EAU開了多少年,只見鄰居的衣褲掛在它的門頭上,小風吹來,擺一擺。屋裏的牆,真美。它環抱着幾張木質桌椅,柔和而寫意。爲了避開其他客人的正臉,我只拍了個角落。

尋常的吧檯略顯擁擠,六七種水果奶油戚風正是主打甜品。坐定後,才發現蛋糕是從後廚端出來的,展示櫃裏的僅爲展示。還沒喫,“嗯,戚風應該不幹……” 甜品師小T很有經驗的說。

蛋糕的結構一目瞭然。戚風蛋糕體的氣孔組織均勻,綿密而彈性十足,還挺新鮮的。另有巧克力、紅茶等風味的戚風可以選擇。

水果層基本保留了新鮮的水果組織,沒有用水果醬。水果的汁水能帶來鮮感,消解奶油霜的油膩。但太多的汁水容易從切面溢出,破壞蛋糕的質感和呈現。所以,水果切片還是切塊,要不要適當加工,很有講究。

奶油霜的部分也自有打算,並不單純。無花果這款的奶油霜裏就帶有淡淡的鹹味,提升了整個風味的立體度。挑剔如我們,也喫得很是享受,還不用自己做,真舒坦呀!

小館子Room就藏在一個老居民區裏。同樣是水果、奶油和蛋糕的結構,但它家鮮花爛漫的甜品出鏡率實在太高,萬一成了“遺珠之憾”呢?

我們要了份現下特別流行的“青提奶油蛋糕”:白色的天使蛋糕包裹了奶油霜和青提。另點了一份伯爵紅茶戚風。空間和出品的調性一致,甜品的品質也算合格。兩個姑娘守着一份小而美的事業,經營有序,真的挺好,我們就不多言了。

如果非要定義,水果奶油戚風蛋糕是偏日系的甜品。水果蛋糕在日本可是高檔定位(日本水果貴呀)。可在這兒,它總是隨處可見,帶着無功無過的風味,還老少皆宜,貧富通喫。

從技術含量來說,水果奶油戚風總是處於鄙視鏈下游,尤其是對學法點出身的甜品師而言。如果你總做這個,同行會以爲你啥也不會,只是個甜品愛好者。

其實,水果奶油戚風的品質差別是明顯存在的。別看它們的外表都一樣的樸實裸露,實則考驗甜品師的內力。技法和美味或有聯繫,但客人想喫的是主觀的美味,不是客觀的技法。

上海興業太古匯,市中心的中心,近年潮流新地標。那裏的星巴克烘焙工廠已然成爲旅遊景點。在這種地兒開甜品店,賣貴一點真是合情合理啊,Chikalicious。

伊朗開心果柚子蛋糕:蛋糕體、開心果醬、柚子醬,打發甘納許構成的慕斯體,還有淋面和裝飾。這是典型的法式甜品,層次豐富、風味濃郁、切合主題。甜品師技法純熟,出品乾淨利落,巧克力片光滑有亮,厚度正好。

再來一份製作極爲工整的茉莉千層蛋糕。每份只喫了一兩口,可能是我們平時喫太多了,你推我就,非常浪費。

說到這兒,想起最近在追的“脫口秀大會”。原來聽人講笑話,也會有“壓迫感”和“親切感”的區別。再看看法甜,可不是很“壓迫”麼。

法甜的風味濃度很高,正面衝擊味蕾,裝飾結構精緻,卻讓很多人不好下口:不喫裝飾,不喫餅乾底,不喫塔底…… 而水果奶油戚風呢,整體上相對清淡,可以一口一口吃很多,優秀者也只在細微處體現風味的變化。真是去到再遠,喫到再多,終究還是要回來的。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