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燉牛腩簡單的做法,軟糯入味節省能源,一出鍋香氣撲鼻

最近爸媽來了我家,我下廚的時間又多了起來,因爲平時家人各有各忙,在家喫飯的機會不多,加上天熱胃口大減,所以下廚的次數銳減。父母在身邊就不一樣了,爲了照顧老人的飲食習慣,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想着這一天下來弄些什麼菜給爸媽解饞。想起兒時生活雖然不富裕,但是父母總是想着法子做些好喫的給我們改善伙食,我就生活在這樣一個普通且溫暖同時讓我引以爲驕傲的父母的身邊,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勤勞的父母從沒讓我們捱過餓,受過凍。人到中年,更能深刻理解“反哺”的含義了。

我儘量讓每天的菜式不一樣,可是喫來喫去,爸媽卻對蘿蔔燉牛腩這道菜情有獨鍾,怎麼都喫不膩。用媽媽的話說,我做的牛腩軟糯入味,嚼起來軟滑不起渣,蘿蔔鮮美多汁,香辣下飯,比餐館的還好喫。其實秋冬季空氣乾燥,天氣多變,容易引起感冒等多種疾病。適量食用一些白蘿蔔,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因爲白蘿蔔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鋅,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力, 提高抗病能力。蘿蔔燉牛腩是我家最常見的一種烹調方式,全家老少都愛喫的一道菜。我家的做法很簡單,軟糯入味節省能源,一出鍋香氣撲鼻。具體細節接下來在食譜的步驟中分享給大家。

【食材】牛腩700克、白蘿蔔2個、生薑1塊、幹辣椒3個、食用油適量、鹽5克、面豉醬1湯匙、蠔油1湯匙、醬油1湯匙、料酒2湯匙、柱候醬1湯匙、雞粉2克、澱粉2湯匙、開水適量

做法:

備好食材,選購牛腩,儘量挑選這種有雪花牛腩口感比較好,因爲有點油脂,燉過之後香滑無比。其次看色澤,新鮮牛腩的肌肉有光澤,紅色均勻,脂肪潔白或淡黃色,變質肉的肌肉色暗,無光澤,脂肪黃綠色;然後再看摸粘度,新鮮牛腩外表微幹或有風乾膜,不粘手,彈性好,變質肉的外表粘手或極度乾燥,新切地斷面發粘,指壓後凹陷不能恢復,留有明顯壓痕;

燒開適量水,把牛腩清洗一下,然後整根牛腩放入鍋中焯煮出血水,煮至牛腩肉質收縮緊實,撈起來再用清水沖洗一遍;

把牛腩切成麻將牌大小的塊狀,生薑去皮洗淨,也切成厚片備用;

白蘿蔔去皮洗淨,切成滾刀塊備用;

熱鍋倒油,將薑片煸出香味,生薑既能去腥,還能增香;

接着倒入牛腩大火翻炒片刻,炒幹水分後調入面豉醬、柱候醬、醬油、蠔油繼續翻炒十幾個來回;

倒入料酒,調入鹽,不停翻炒入味;

然後倒入沒過牛腩表面的開水,放入辣椒幹拌勻,遮上鍋蓋大火煮10分鐘左右;

再把牛腩轉盛到電飯鍋中,此時將蘿蔔也倒入電飯鍋中,拌勻後遮上鍋蓋,按下米飯功能鍵,30分鐘左右,一鍋香噴噴的牛腩就燉好了;

爲了讓牛腩喫起來湯汁濃郁順滑,看起來油亮有食慾,盛起半碗涼水,調入2湯匙澱粉,2克雞粉,1湯匙食用油,用筷子攪拌均勻,將調好的芡汁倒入鍋中煮沸,然後把牛腩倒入鍋中翻炒均勻即可裝盤食用。

食尚小貼士:

蘿蔔不宜過早與牛腩一起燉,儘量切大塊一點,這樣就能保持形狀完整。

用電飯鍋煲米飯的功能燉牛腩,節省能源,火候剛剛好,燉出來牛腩香糯入味,軟硬適中不起渣,做法也特別簡單。

食尚煮易,一直堅持做原創的美食自媒體,擅長家常菜,擅長煲湯,用簡單的食材爲家人烹調美味的一日三餐,分享健康美食!歡迎關注,感謝閱讀我的文章,歡迎點贊並轉發,明天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