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曾是稻田的害蟲,一晚上捉幾十斤,如今15元一斤,靠養殖纔夠喫

馬上就要進入農曆八月份了,而在八月份有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那就是中秋節。說到中秋節,很多人就會想到喫月餅賞月,其實在中秋節還有不少美食,其中之一的大閘蟹就大量上市了。

大閘蟹向來以售價不低,讓很多的人直呼是喫不起。雖然近兩年價格有所回落,但依然是很多普通家庭消費不起的。不過在農村裏有一種“害蟲”,它長得很像螃蟹,在過去農民打着手電筒一晚上也能捉到幾十斤,如今卻成爲了香餑餑,一斤賣到15元,並且還要靠養殖纔夠喫!

螃蜞就是今天筆者要和大家說的“害蟲”,它長得非常像螃蟹,有些地方也叫它小螃蟹,而它的學名叫相手蟹。這種螃蟹和平時所見到的螃蟹還是有點區別的,第一個是它的兩個大爪子特別的粗大,要比一般的螃蟹大得多,尤其是雄性的更大,並且螯足都沒有毛。第二個區別就是螃蜞的頭胸甲略呈方形,個頭偏小,一般也就是2-3釐米,背部主要是呈青褐色的。

在過去螃蜞在農村的稻田、蘆葦地、溝渠和江河岸灘邊比較多,並且還很喜歡成羣的棲息。在白天的時候,一般是穴居在洞裏面,等到了晚上纔出來活動,而且每年到了立冬前還會進入到洞裏面去休眠。在當時,螃蜞一直是被農民當成害蟲的,甚至看到就很煩它。

這是因爲螃蜞一方面很擅長打洞,會把稻田搞得到處都是洞穴,這樣不僅會傷害到水稻的根系,而且還會讓水稻田裏的水肥流失嚴重,影響到水稻的生長。另外一方面是螃蜞是一種雜食性的動物,它不僅光是喜歡喫葷的,也喜歡喫一些水草。尤其是螃蜞的兩個大鉗子,它們會破壞植物,比如常常吸食水稻、蘆葦等植物的汁液,這樣自然就會導致水稻的減產了。

再加上這種動物的繁殖能力很強,往往一下子就能長出來許多,讓農民頭痛不已。不過幸好螃蜞還是一種美食,在當時很多人就會選擇在晚上去抓螃蜞。既能減少稻田的害蟲,又能有下酒菜喫,是一舉兩得的事情,所以很多的農民也樂意去做。經常在夏季到晚上打着電筒去抓螃蜞,一晚上輕鬆能抓到幾十斤,而運氣好能抓到上百斤。

但是現在螃蜞卻成爲了香餑餑,在市面上能賣到15元左右一斤,有些地方還會專門養殖它,因爲野生的已經很少了,只能養殖纔夠喫了。這是因爲螃蜞在民間還有着“天下至鮮”的美譽,自古以來就被視爲珍品佳餚。

以前的農村娃抓到螃蜞了,是直接就放最裏面生喫的。而後來因爲大量使用農藥、化肥等,導致了螃蜞的數量大減了,在好些地方已經見不到蹤跡了。其實螃蜞雖然個頭不大,但是營養很豐富。在初春的時候,其蟹黃蟹肉非常豐滿,這個時候的肉質細嫩、膏似凝脂,大多數人喜歡用鹽醃着喫、還有用醬料醬包着喫的,均是非常美味的下酒好小菜。各位網友朋友們,你們抓過螃蜞嗎?現在還多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