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你好:

遇見便是緣分,很高興在此與你邂逅!今天,老向想跟您聊聊的,是漢服的山正之爭!

穿山寨漢服可能被扒?路人:正版的在古墓裏

“山”“正”?估計很多小夥伴第一眼看到這個詞時,是一臉懵的。

山,其實指的是山寨;正,則是正版的意思。隨着人們版權意識的增強,這兩個詞出現的頻率也在不斷提高。不論是書籍、電子產品,還是包包、鞋子、衣服……都是有自己的版權的。

這幾年漢服是越來越火熱,網絡上時不時就能刷到穿着漢服吸睛的網紅,成都、西安等城市裏,穿漢服的人也是一波接一波,彷彿穿越了一般——誰叫它那麼美那麼仙呢?只是,跟漢服之美一樣備受關注的,還有它的山正之爭。

每次看到漢服的視頻,評論區總少不了各種爭議,什麼形制不對啊、改良了就不是漢服啊、漢服不該復興啊,其中形制之爭甚至還上過熱搜。不過,吵得最厲害的,還是漢服的山正之爭。

漢服的山正之爭有多厲害?其他的基本就是在網上敲敲鍵盤,可“山正”已經蔓延到了現實。老向已經不止一次看到過因爲買了山寨漢服就被人打罵、撕扯或者破奶茶的消息了。好怕怕,以至於很多路人對漢服望而卻步。

穿山寨漢服被扒新聞截圖

有網友就曾爆料稱他看見一個穿了山寨漢服的小姐姐被人強行扒衣服,一頓羞辱,幸虧他報警才解了圍:

網友爆料女孩穿山寨漢服被扒

對此,很多人都感到納悶:漢服也有版權?

它既不是阿迪達斯、LV、喬丹等大品牌,又不是什麼高科技的東西。漢服歷史悠久,它的基本特徵卻一直比較穩定,交領右、寬衣博帶、繫帶隱扣。中國人穿了幾千年了,爲什麼今天卻有人說“我家的纔是正宗的,他家的是山寨的”?有的人甚至說:今天的漢服都是漢元素,只有古墓裏或者博物館裏的漢服纔是正宗的,你們去拿來穿唄!

其實,大多數人都誤會了正版漢服的意思。這裏的正,指的是漢服上面的圖案、顏色、排版,而不是指漢服的形制。比如唐朝時流行的齊胸襦裙,唐朝時候什麼樣子今天依然是什麼樣子,這便是它的形制,沒有山正之分。可是齊胸裙上面繡些什麼圖案、用哪些顏色、怎麼排版纔好看呢?這就需要請畫師、設計師來搞了,這時候便涉及到了版權。

因此,漢服它是有版權的。只是不知爲啥,很少有商家去申請專利,去打官司的更是少之又少,以至於維權這些事本屬於商家的,最後卻由部分消費者扛上了。作爲路人,我們不知道那些人有沒有把矛頭指向侵權商家,卻常常看到他們向買了山寨漢服的消費者“伸出了手”。

轉念又想,這真的是因爲國人的版權意識太高了嗎?可是某田系的假鞋爲何如此暢銷?爲何小城市裏的地毯上隨處可見LV包包?爲何某寶裏那麼多白菜價的勞力士手錶……同樣是山寨侵權,爲何“康帥傅”“六個核彈”等一笑而過被當作笑料,而漢服卻被捧爲聖物不可侵犯?

有人說:這些就是商家的操作,一切爲了自身利益;有人說:因爲漢服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必須支持;還有人說:因爲買漢服的不是家裏富裕的就是高學歷的年輕人,他們比較注重版權……誰又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呢?

但不管是爲了什麼,作爲一個普通人,大多數人買漢服就跟買牛仔、T恤一樣,好看、合身、價格能接受即可,很少人會再去研究些什麼。

當然,支持正版肯定是正確的而且很有必要,正如某網友所說:

雖然漢服圈強調正版只是爲了面子,但從產業角度來說,強調正版和品牌有利於產業壯大。一件衣服的成本可不止布料和加工,還有常被忽略的營銷和設計成本。營銷好的賣得好是事實,但你花了成本去營銷,訂單卻被盜版分流,這就導致利潤降低。產業創新(如形制、圖案等)都是靠品牌商家在進行,他們會花錢請人做設計,盜版商照原樣抄就是了。最後品牌商家的成本有設計、營銷、原材料、加工和倉儲,增加了產業活力,而盜版的成本只有原材料和加工。當盜版壓過正版,品牌商就不願意再創新,行業將變成一潭死水、喫老本,之後會不斷萎縮直到被社會遺忘。

只是,有一部分人的做法矯枉過正了,本身是爲了漢服更好地發展,最後卻讓漢服變成令人生畏的東西。大多數漢服同袍還是很友好的,她們的態度值得稱讚:穿正不

你喜歡漢服是好事,你可以嚴於律己支持正版漢服,甚至爲此去學習相關的禮儀文化,這是令人尊敬的。但是你有什麼資格去指責別人呢?作爲一個普通的消費者,我買件衣服還得先去調查一番?不然就要被噴?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好了,謝謝閱讀!

點贊評論,收藏轉發。朝朝暮暮,寤寐求之。求之不得,輾轉反側。高抬貴手,感激不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