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小殷说历史,很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如果明朝的首都一直在南京的话,可能土木之变就要提前,到时候蒙古和明朝南北分治。我认为有几点这样的因素,明朝很有可能跟南宋一样一百多年后就灭亡。

第一:历朝历代在南方建都的割据政权,没有一个超过200年的

1:西晋灭亡后,琅琊王司马睿南下东渡建立东晋政权

中国历史上南北对峙的三个王朝,最典型的就是东晋和南宋,南明则因为存在时间太短而存在感比较低。我们都知道西晋因为八王之乱的缘故,最终引发了五胡乱华。这个结果对晋朝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不但国土逐步沦丧,国力由盛转衰。八王之乱后面又出了一个永嘉之乱,晋怀帝司马炽和司马越的关系没有搞好。刘聪先后攻破洛阳和长安,西晋就此灭亡。琅琊王司马睿乘机南渡建立起东晋政权,但这时候的皇帝没有实权,大部分沦为世家大族的傀儡。东晋时期曾经有五次北伐,均以失败而告终。

2:北宋灭亡后,康王赵构南下建立南宋政权

北宋从公元960年一直到1127年靖康之变发生,由于宋徽宗父子二人的奢侈无度,昏庸无能。在对金辽两国的战略方面,更是错上加错。最终在1127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俘北上,北宋皇室除了康王赵构以外,其他的全部一网打尽。赵构建立南宋政权也没有力量主持北伐,新继位的宋孝宗倒是有中兴宋朝的愿望。可是隆兴北伐在各方面的掣肘下,以失败告终。南宋也仅仅维持了一百多年。

3:明朝灭亡后,先后在南方建立起好几个南明政权

我们都知道1644年明王朝灭亡之后,这时候北方的疆域虽然基本上全部丧失,不是农民军的地盘,就是清军的地盘。但这时候南方大部分疆域尚在明朝手上,于是先后成立了南京登基的弘光政权,福建登基的隆武政权,昆明登基的永历政权等。可惜南明仅仅存在了20年左右,让人感叹很惋惜。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在很多人眼里北伐还是相当困难的。第二:明太祖朱元璋想要迁都,未能成功,后面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1:朱元璋施行的一都三京制,实际上并不满意,一度想要在长安建都

我们现在知道朱元璋施行的制度叫一都三京制。以汴梁为北京,老家凤阳为中都,应天为南京。但我们知道他对这样的一个结果并不满意,首先汴梁因为连年战乱的因素,城墙早就破败不堪,想要修复难上加难。洪武24年他派遣长子朱标前往西安考察,要知道这可是汉唐的故都。太子回来之后,献上西安地图。没过多久生了一场大病,第二年就病死了。这个打击都朱元璋非常大,心想是不是老天不让他迁都,要是让他后人完成也可以。

2:朱棣迁都北京,有其更深层次的目的

我们都知道明成祖朱棣原来不过是小小的藩王,等到朱元璋一死,朱允炆开始削藩,爆发了靖难之役。历时四年,当上了皇帝。他的藩地一直以来都是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有人说他迁都北京那是因为北京才是其老家,南京阴气重,杀的人太多。还有人说那是天子守国门,其实则不然。朱棣迁都北京有很多因素,最重要一点在朱棣看来,不管是中原也好,还是草原也罢,都是大明朝的版图。由于北京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往南可以控制中原大部分广大地区,往北也可以和漠北残余势力作战,维持边疆百姓的和平。第三:如果首都一直在南京,那么土木之变就会提前上演

我们都知道在1449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这场战争中,明朝20万大军全军覆没,就连皇帝本人都被瓦剌俘虏。一直在南京,根本没有精力去应对北方的瓦剌。最后的结果毫无疑问就是北方大部分疆域被瓦剌鞑靼等部控制,想要北伐难上加难。朱元璋这样的历史人物可是上千年才出现一个,没有他的能力和战略,只能是南宋一样的结果。到时候起义军,满洲女真,蒙古等三方崛起,明朝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