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以“美式霸权”、“美国优秀”渐渐取代全球化,甚至开始“去全球化”,一切利益以美国为主、一切都要听从美国安排的那一刻开始,或许美国从来没有意识到,欧洲的一些企业也在寻找新的市场绕开美国,甚至在业务中尝试“去美国化”以避免美国霸权给其业务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其中就有多家欧洲软件商科技巨头决定打响“去美国化”第一枪,将公司未来的发展准备倒向中国市场,其中法国巨头达索系统公司、德国软件巨头SAP最为积极,也最看好亚洲和中国软件市场的未来。

美国的全球霸权,尤其对中国软件与芯片产业的打压,正在令欧洲软件企业看到新的机遇。法国的达索系统公司、德国软件巨头SAP均瞄准中国市场,等待全线介入。这主要归功于三个方面。首先,中国正以国家的力量推动软件产业链的打造和升级,尤其是芯片行业的发展更成为国家的一项重大推进战略。这代表着整个行业到市场将得到政策方面的大力扶持,为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先决条件。

其次是中国一系列寡头企业的“入市”,无论华为、阿里、腾讯等等均投入巨资,打算将芯片变成未来的“风口”,其中所撬动的庞大资本让欧洲企业震惊的同时,也变得更为兴奋。

因为特朗普在阻止中美软件、芯片领域的交流,这给欧洲软件企业创造了难得的机遇。最后,就是中国的发展以及发展下的庞大市场需求,注定中国软件行业、芯片产业未来的市场份额将快速追平中国GDP占比。事实上,目前中国IT投入仅为全球IT投资比重的10.8%,这意味着其中还大有可为。

可以预见,随着像达索系统公司、SAP这样的IT巨头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在软件方面的短板也会迅速得到改善。但是,其实这期间也蕴含着新的危机,那就是中国的工业软件或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旧被外企垄断,而国产工业软件想要在夹缝中发展起来,恐怕要面临重重阻挠。甚至可以预见,中国从软件到芯片行业,很可能面临一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的“乱象”。

就像此前华为为了发展自己的芯片行业,开始在国内外重金挖墙脚,其中国内芯片企业被挖得千疮百孔,其中不乏国企。而这种现象,在未来或许更加严重。因为一切都为了生存,而生存在不触犯法律的前提下,有些手段则毫无下限。

不过值得期待的是,中国IT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这一点我们需要正视。但同时,正因为底子薄,所以一旦行业迈过最初的艰难阶段,很容易形成爆发式增长,那时会引发连带反应,包括吸引更多的国外人才来中国发展。那时的中国尽管想要追赶美国的软件和芯片还需要时间,可一旦从基础开始,把基础打牢了,未来的厚积薄发将不会等待太久。

另外,欧洲软件巨头们开始“去美国化”除了找到中国这个替代市场之外,更重要的是欧洲从软件企业到其它高科行业,恐怕也都被美国的各种制裁和霸权政令“祸害”的不轻,甚至成为了直接受害者。这份敢怒不敢言的积怨,最终会不断加快欧洲资本和欧企向中国靠拢的进程。因为中国不仅支持全球化,还是全球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又具备足够吸引力的庞大市场。

这些为中欧科技企业以及各行各业之间加深交流合作创建了合作基础。可以预见,随着这种合作深化,甚至会间接影响到中国与欧盟之间的关系,未来新的格局也因此正在逐渐形成。只是当美国后悔自己的“霸权”,想要重新融入全球化时,恐怕不知道多少美国企业和行业被边缘化,美国霸权的幻想也将成为一场空头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