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技在前方

2020年5月份,華爲的芯片限制再次被擴大,臺積電、中芯國際等接連對外宣佈,9月15日後可能無法在爲其代工芯片。這就意味着,華爲自研的海思芯片很可能也無法再幫助華爲度過難關。

如果說,2019年的5月份華爲被加入“實體清單”後,以美國高通爲代表的芯片企業斷供華爲,而華爲將“備胎”海思芯片正式推上前臺成爲華爲的救命稻草,那麼時隔一年後華爲海思也陷入了危機當中。

試問,在美國對華爲的芯片制裁中,臺積電、中芯國際等先進的晶圓代工企業,都用到了美國技術並無法爲華爲生產芯片,那麼華爲海思是不是空有先進研發技術和性能,而得不到施展。因此,在前不久餘承東說道,準備9月份發佈的麒麟9000芯片,可能是最後一代華爲海思高端芯片,並搭載到華爲最新期間Mate 40系列上。

受此影響,外界對華爲海思也並不看好,最壞的結果就是海思可能要面臨解散或者倒下的可能。畢竟,美國對華爲的芯片制裁,暫時還是“無解”的。那麼華爲海思真的要面臨“倒下”或“解散”的可能嗎?

當外界都對華爲海思將面臨的危機打鼓的時候,好消息傳來,華爲正式表態,決不放棄海思!

根據9月2日,在華爲心聲社區公佈的《不要浪費一場危機的機會》座談會的紀要中,被問到在芯片問題上如果遇到最極端的情況,華爲海思將來的戰略地位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面對提問者華爲輪值董事長郭平正式表態,“會繼續保持對海思的投資,同時會幫助前端的夥伴完善和建立自己的能力。我相信若干年後我們會有一個更強大的海思。”

同時郭平還表示,今年5月15日美國追加的直接產品規則給華爲增加了一些困難,但並非不可克服,其本質上是工藝、成本和時間問題。雖然華爲面臨在美國各種先進要素不可獲取的情況下,想如何生產且壯大確實是挑戰,但是也並不是不可完成。

“一個世界有兩套系統”是可能的,但華爲要成爲先進的代表,在研發、製造、物流等領域都需要有創造性的突破,實現這種極端的環境下能夠生存並且持續領先。打個比方,去年穀歌斷供GMS服務,華爲就勇敢地推出了HMS服務生態,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但經過一年的努力,華爲HMS生態取得很好的成績並超過了預期。

據華爲方面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華爲的 App Gallery在歐洲擁有3300萬月活躍用戶,應用全球下載次數達到了1800億次,這是目前僅次於谷歌和蘋果的第三大應用商店。

同時App Gallery 上半年的開發者數量也達到了160萬,同比上漲了76%。而且每月都有超過5000款的應用上架。不僅如此,華爲HMS Core的應用數量也達到了8.1萬,同比增長了88%。

目前華爲應用商店和HMS服務發展非常迅速,照此速度發展下去,相信媲美谷歌和蘋果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很顯然,從華爲正式宣佈的態度來看,海思如今或正面臨倒下或解散的危機,但這更是機會,也就是說華爲絕不放棄海思不會浪費任何一場危機的機會,言外之意海思不會倒下或解散

說句心裏話,華爲也不可能忍心放棄經過十多年的辛苦努力創建起來的海思。作爲紮根半導體領域的海思,經過不斷地加大投資終於擠進了世界半導體前十的位置。

根據美國調查公司IC Insights此前發佈的世界半導體企業的營收排行榜顯示,2020年上半年,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以52.2億美元的銷售額,49%的增長率進入全球半導體廠商排行榜的前十名。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中國大陸企業首次進入排行的前十名。

這就更加堅定,華爲不可能放棄海思了,就像華爲輪值董事長之言郭平之言,在面對美國芯片制裁的危機下,海思還會繼續保持投資,而且還會幫助前端的夥伴建立更加完善的供應體系,若干年後海思會更加強大。

不可否認,華爲海思暫時的發展可能會有些放緩,但是長遠來看海思一定會成爲不同以往的海思,或許到時候還會超過美國英特爾、英偉達等諸多芯片企業,這也不無可能。

本期討論:大家對海思的發展有什麼看法呢?談談你們的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