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00多個縣,河南就100多個。縣官不大,權力不小,領導人就曾告誡全國兩千多名縣委書記“芝麻官、千鈞重”。

幾乎每年百強縣名單都會引發熱議,但毫無例外,排在前頭的總是江浙富庶地區。如賽迪2020年榜單中,河南不是沒有,但第一名新鄭在全國排名才40位,況且河南7個入圍百強的,有4個屬於鄭州。

河南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該如何破局?河南縣域發展的新商機在哪裏?縣委書記如何當好縣委書記?文化,又在縣域經濟裏扮演什麼角色?8月29日,王牌智庫董事長、首席專家上官同君做客《這就是河南》,暢談河南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商機。

河南太需要好縣委書記了

豫劇大師牛得草主演過一部風靡一時的豫劇電影《七品芝麻官》。他飾演的縣官唐成心繫百姓、爲民做主,說出了一句至今流傳的金句:“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戲劇中,唐成不畏權貴,據理力爭,在公堂上最終把一品誥命夫人駁地啞口無言,並把其押解回京。

在古代,百姓們常說的“青天老爺”,在多數語境下就是縣官。古語云“皇權不下縣”,一縣之長,往往備受人們依賴。

如今,縣域集中了我國70%人口,佔據了絕大多數陸地國土面積。當下中國,對百姓有最直接影響的官兒就是縣官。

郡縣治、天下安。縱觀全省100多個縣市,如果說18地市是大樞紐,那縣市就是小樞紐,承上啓下,牢牢撐住中原發展基本盤,縣委書記就是縣域發展領航人。

如何做好縣(市)委書記?這是時代要求的新課題。

今時不同往日,經濟社會日益複雜,要做好一把手不容易。

不僅得承受糖衣炮彈,更要跟上時代,比如多數縣城發展路徑要變,但是靠什麼變、誰來變、變到哪裏去,成爲擺在縣委書記案頭的問題。

我們經常可以從電視、新聞上看到,自己家的書記又去了某先進地區考察、學習、交流。但河南縣域西部是山區,東部又是大平原,發展狀況、資源稟賦不一,即便是像素級複製也必將水土不服。

我們也發現不少縣域成功發展案例,往往是文旅做底色,像汝州從煤城到汝瓷文化名城的轉變,欒川從“國貧縣”到“欒川模式”,修武首提的“美學經濟”等等…

而河南大量文化散落民間而被忽視,像寶豐馬街書會,浚縣社火,白居易、老子老家就就在縣裏。

6年來,豫記就一直思考,如何利用縣域獨特的文化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基於此,豫記曾深度參與新鄭黃帝文化傳承創新,籌備“黃帝故里百姓拜祖文化周”,疫情期間開發的“姓氏尋根”小程序有200萬人次點擊參與。

然而,我們也認爲獨幹不是辦法,只有聯合才能破解困局,於是《這就是河南》邀請上官同君開講,主題是“王牌智庫研發河南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商機”。

上官同君和王牌智庫團隊,專注縣(市)委書記施政綱要研究和輔導,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門研發配備了21個子系統解決方案,城市營銷是其服務體系的一個子系統。

據說,上官同君是個縣委書記都深更半夜給他打電話的人,上官同君是誰?他憑什麼能得到“一把手”這樣的信任?

走遍河南每個縣

剛過不惑之年的上官同君出生在信陽光山,很多人知道他,因一句“王牌企劃,爛尾樓剋星,河南樓市有張王牌”廣告,這便是坊間經常被提及的江湖往事。

20世紀末,他接手一個無人問津的爛尾樓。一次喫飯時聽釋道朋友抱怨房租太貴,上官同君當即動了心思,於是一套房子以3888元/平方米按3333元/平方米出售給這位住持,消息不脛而走,以至於衍生“把房子賣給和尚”的都市傳說,樓盤自然銷售一空。

此後,他還請過鄭州一位副市長爲樓房“帶貨”、搞過漫畫營銷,因爲沒什麼樓盤搞不定,他被稱爲“爛尾樓剋星”。

營銷就是講故事。20年後,在樓市風雨數年,又來個了“民間政府智庫”二次創業,“講故事”他依舊很擅長。

開場故事總是很熟悉:

“司馬光砸缸”人盡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故事發生在信陽市光山縣,更沒人知道那被救的小孩姓甚名誰。上官同君考證說,這被救的小孩,名爲上官尚光,是信陽地區上官姓氏的先輩。

位於光山的司馬光小鎮

司馬光不會想到,千年後有位上官氏人對智慧孜孜以求,自稱“用脖子以上兩斤半工作”,堅信“智庫改變中國”,並立志“扛起中國民間智庫的大旗”。

爲了打造好河南樣板市場,王牌智庫團隊幾乎走遍全省各縣區,單單是服務汝州期間,花了3個月做前期調研,走路走了一萬多公里,還開了100多場座談會……

上官同君曾嚴肅地表達過一個原則:絕不出餿主意。

郡縣治、天下安

從古至今,“縣”都被關注。司馬遷說“郡縣治,天下無不治”,清代徐棟《牧令書》更直言“天下真實緊要之官,只有二員,在內宰相,在外則縣令。”領導人也曾告誡兩千多名縣委書記說這個位置“芝麻官、千鈞重”。

當下三四線城市發展仍存在不少問題,如干部隊伍學歷低、財政緊張、招商難、城市基礎設施差等,城市定位不清不楚,缺乏抓手,縣域發展陷入窘境。

如面對產業迭代、集聚的趨勢,一些地方政府招商還在介紹經緯度,“味同嚼蠟”,上官同君甚至直言95%的招商推介會都是在浪費錢。

傳統的招商引資大會

在上官同君看來,調研內參、施政報告再精美,哪怕放到縣委書記的案頭上,領導不看白搭,即便看了,沒有抓手也不過是廢紙一堆。

縣委書記角色特殊,既要“好高騖遠”,把頂層設計研究透,還要”腳踏實地“,落地有抓手。

所以王牌研發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統解決方案是把施政綱要研究好,還要建立精準項目庫,讓財政迴歸本位,保民生、保工資、保運轉,依靠精準招商引資,搭建公司化運營平臺,以盤活縣域資源,實現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4年,王牌智庫服務汝州。汝瓷爲五大名窯之魁,汝州城市定位離不開汝瓷。上官同君帶隊考察汝州當地七十餘家汝瓷廠,卻大失所望:多數廠家的工藝水平甚至不如福建、臺灣。

爲此王牌團隊去了北京故宮、臺北故宮、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就是爲了看看千年汝瓷究竟什麼樣。

大英博物館的汝瓷展櫃

“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在大英博物館的汝瓷展櫃面前,他思緒萬千,當即發了朋友圈,寫道“何時汝瓷歸故里”,大手筆策劃構想N年後,通過外交手段把國內外各大博物館館藏汝瓷文物集中起來,再回到汝瓷聖地汝州的土地上展出,那一定是大手筆營銷汝州的大創意。

歷經3個月調研、行程一萬多公里之後,“汝瓷聖地、宋城汝州”城市定位呼之欲出:汝瓷牌當然要打,但還不夠,還要把汝州打造成繼開封、杭州之後,第三個宋城,打造宋朝工藝之都、汝瓷藝都。

後來,汝州周邊中國汝瓷小鎮、中國收藏小鎮被提上日程,汝瓷文化產業帶已然清晰。

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如“無中生有”的“中原鞋都”—睢縣,“中國智慧之鄉”—光山;豫陝合作先行試驗區—靈寶…

這些砸到地上的項目,解決縣委一把手的後顧之憂,或許就是上官同君的“王牌”所在。

河南需要什麼樣的縣委書記

兩千年前的春秋戰國,謀士幾乎成了職業,靠着一張嘴、一個腦子就“周遊列國”,但是如今的智庫,既要做研究者,也要做輔導者,做賢內助。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儒官型”和“政治家型”書記是關鍵少數,王牌智庫服務對象也格外青睞“兩型”書記,這樣的書記“敢謀善斷、能幹實幹”,和上官同君“對脾氣”,但無論怎樣,和政府打交道,得清清爽爽、乾乾淨淨。

“越是離權力近,我越得提醒自己不能利用權力。”王牌智庫只要把方案提交了,在表決和執行中就一定放手,絕不干預。

春秋之後,中國迎來大一統,中國傳統文人士大夫不再爲哪個國家效命,而是心繫社稷。爲政府服務,實際上就是爲人民服務,敢說、敢做,能擔當,官員與謀士,在同一陣線上.

河南內鄉縣衙對聯,寫道:喫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

郡縣治、天下安,千百年的政治智慧延續至今,時代呼喚着更有魄力、更有意氣的縣域掌舵人,而王牌智庫或許就發現了時代機遇。

縣域競爭,就是“書記競爭”,本質比的是文化軟實力,無論是產業發展、人口遷移,都根植於這方水土,根植於千百年來孕育的文化和氛圍。

河南每個縣都有着獨特的文化資源,潛力不可小覷,如何深挖、如何嫁接,並給予傳統以新生,轉化爲文化產業,內化成爲整個縣域發展的“核動力”,考驗着100多位縣委書記。

河南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縣委書記?時代已給出問卷,人們等待着答案。

八兩| ©撰文

山羊| © 版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