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暴漲用戶大增 網飛擁抱好萊塢

時代週報特約記者 侯明鈺

2020年,全球大部分的影視娛樂公司不好過,但是網飛(Netflix)卻是一個例外。這家流媒體平臺巨頭不僅有足夠內容存貨,而且還在製造更多。

9月1日,科幻小說《三體》三部曲的版權方遊族與網飛共同宣佈,已達成協議,將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

《三體》劇版將由HBO《權力的遊戲》主創大衛·貝尼奧夫(David Benioff)和D.B.韋斯(D.B. Weiss),《極地惡靈》運作人亞歷山大·吳(Alexander woo)擔任執行製片和編劇。小說的原作者劉慈欣和《三體Ⅰ》《三體Ⅲ:死神永生》的英文譯者劉宇昆也將擔任該系列的製作顧問。

疫情期間,世界各國頒佈居家令,人們日常生活的娛樂重心在網絡上,流媒體視頻的播放量大增,網飛無疑是其中最大贏家之一。

今年上半年,網飛已累計播出超過40部原創電影,遙遙領先所有的流媒體和電影廠商。其中,《誓血五人組》播出後好評如潮,被評爲Netflix最佳原創之一。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網飛新註冊會員數量達到2600多萬,其中第一季度暴增1580萬用戶,創下了網飛成立以來的最高紀錄;第二季度表現依然強勁,超過1000萬的增長量。不僅遠遠高於華爾街幾百萬的預測,其中,還有近300萬的新用戶來自美國,這是多年來單季度美國會員數量最多的一次。

會員的增長也帶動了股價飆升。自3月16日以來,網飛股價已上漲逾80%,從300美元的水平上漲至550美元左右。

擁抱好萊塢

3月,網飛和韓國團隊聯合打造的《王國(李屍朝鮮)》第二季迴歸。這部講述恐怖瘟疫蔓延古代朝鮮王國的殭屍網劇,被譽爲古裝版《行屍走肉》,已經成了網飛今年區域市場年度收視率最好的劇集。

值得一提的是,《王國》單集成本超過了178萬美元,是韓劇歷史上最貴的作品之一。

《王國》的成功只是冰山一角。早在疫情暴發前,網飛基本完成了今年大部分的節目製作。其海量豐富的內容讓對手自嘆不如。僅在9月的第二週,網飛上線了近22部節目和影視劇,相當於每天都有三部新的內容面世。

一方面,網飛的大量影視“存貨”滿足了用戶的娛樂需求;另一方面,網飛純會員制的訂閱模式,在疫情下用戶羣體反而增加了,給打造製片+發行+觀看一體化內容平臺創造可能。

其實在過去的兩年多里,網飛一直在爲自己的全球佈局做着嚴謹而周密的準備。

爲了在海外市場尋找新的用戶,網飛與每個地區市場的網絡運營商簽訂了協議:網飛跳過了煩人的廣告活動和繁瑣的許可協議,在海外市場獲得了衆多新用戶;當地供應商通過將網飛整合到他們的計劃中,獲得了相對於國內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

自2016年全面開展全球性內容戰略以來,全球190多個國家及地區已被其“收入囊中”。

網飛一直在海外找尋合適的創作題材。在選擇IP的時候,網飛會非常注重本土化,選擇的題材也會與合作國擅長的題材相契合,比如在韓國拍殭屍題材,這也許是受到了電影《釜山行》的影響,在英國拍歷史政治題材,在日本拍情色和驚悚題材。

隨着訂閱者的增加,利潤增長,網飛則將這些收入繼續投資到自制內容上,實現持續增長的良性循環。

根據《綜藝》雜誌報道,網飛今年計劃投資173億美元(約1189億元人民幣)進行原創影視內容的製作,這個金額幾乎是2019年中國票房總和的兩倍。

“網飛正在遠離華爾街,擁抱好萊塢。”一句美國媒體界的戲言,或已成爲這家重流媒體公司當下的寫照。

《紙牌屋》成轉折點

網飛業績離不開23年的積累和沉澱,其誕生故事也是衆說紛紜。

一個流傳甚廣的版本是,1997年,聯合創始人裏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租了一部電影《阿波羅13號》,因爲逾期不得不支付40美元的滯納金,而後他就萌生了創辦可訂製影視服務的媒體的想法。

當然,《覆盤網飛》一書提及的真相是,定製服務在網飛之前就已經有了,有些可能比網飛的想法更好。而網飛的成立也是經過了數月的研究和數次馬拉松式的會議。

哈斯廷斯後來回憶:“我們認爲基於互聯網的電影租賃代表了未來,首先是改善服務和選擇的手段,然後纔是電影交付的手段。”這個想法爲網飛的建立打下了基礎,1997年,哈斯廷斯與馬克·蘭道夫(Marc Randolph)共同創立網飛。

僅在網飛正式創建第一年,該公司就新增了23.9萬名會員用戶。2002年,網飛上市,合夥人蘭道夫離職,哈斯廷斯成爲公司核心人物。

網飛於2011年實現股價新高。在那之後,哈斯廷斯作出了一系列被評論爲“有問題的決定”:他將傳統DVD訂閱業務和當時剛剛起步的流媒體業務分成了不同的服務,並分別收取單獨的費用。該決定立即受到強烈反對,並被許多訂閱用戶視爲“搶錢”。這項決策導致大約80萬訂戶放棄了該服務,於是在宣佈服務分流不到一個月後,哈斯廷斯完全取消了該計劃。

哈斯廷斯的初衷在於“希望在視頻點播流行前做好準備”,但他似乎錯誤預估了變革的發生時間。截至2011年底,網飛的股價下跌了75%。

2013年,網飛憑藉其備受矚目的政治劇《紙牌屋》(House of Cards)首次進入原創節目領域。《紙牌屋》改編自英國邁克爾·多布斯的同名小說,作者本人就是英國保守黨副主席,其對英美政治風雲格外瞭解,也正因如此,他的原著給劇集註入了很強的魅力。

該劇獲得了業內和觀衆一致好評,這也是網飛飛速發展的關鍵轉折點。網飛終於意識到自己的真正出路,即通過網飛專有平臺發佈原始內容的一站式服務。

一個視頻網站,從發佈內容的平臺過渡到自制內容的平臺似乎有些艱難,但對於依賴訂閱服務創收的網飛來說,這種舉措非常必要。網飛生產的優質內容越多,吸引的會員用戶就越多,由此創造更高額的利潤。

從2016年起,網飛一發不可收。其內容製作吸引了好萊塢最傑出的團隊,並獲得了無數獎項和榮譽,其中包括第68屆黃金時段艾美獎的54項提名。在2017年,網飛實現了曾經可望不可及的目標:用戶數量超過了美國有線電視用戶的總數,達到了1.17億。

哈斯廷斯個人財富也與網飛的股價一起持續增長。2020年,擁有網飛約1%的股份的他個人資產達到了37億美元。

這位已經60歲的創始人近期決定分享自己的權力,7月16日,網飛發生人事變動,其首席內容官泰德·薩多斯(Ted Sarandos)成爲聯席CEO。

薩多斯是最近10年裏網飛霸業的擴土者,也是網飛所有原創內容的最高負責人。2013年,正是薩多斯力排衆議豪賭《紙牌屋》,讓網飛在自制劇上找到生機。

可以預見,這家巨頭未來仍然會堅定尋找優質IP,創造內容神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