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疫情的失控,盡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因爲印度醫療環境差,加上貧富差距過大、貧困人口過多,以及人數密集的貧民窟。一旦疫情爆發將難以控制,這也是世衛爲何始終關於印度疫情,擔心疫情在這裏爆發的原因。

然而印度疫情的徹底失控,更在意料之外,也更適用於“不作死就不會死”這句話。當世界多數國家都在想盡辦法防控疫情,對外擴張開始收縮時,印度卻要逆大勢潮流而上,果斷挑起與多國邊境爭端,而且還要充當“世界警察”派出海軍遠洋巡海,去波斯灣“出洋相”,順道碰碰運氣將“石油生命線”掌握在手。

隨後還將從亞投行以防控疫情和提振經濟名義借到的錢用於購買導彈,而不是用於緊急的防疫工作。當美國要求與印度通航後,爲了討好美國,隨後新冠肺炎在新德里開始大流行。屆時,莫迪此前只封國而不積極準備防控的做法最終導致印度“封國失敗”。如今疫情每日增長接近7萬,一舉超過美國和巴西成爲全球日確診新增病例最多的國家,徹底實現了超越美國的“夢想”,成爲了全球疫情新的“震中”。

據英國BBC網站報道稱,美國累計確診突破六百萬後,印度後來者居上突破四百萬。而目前印度日新增確診患者數量卻連日破七萬、多次接近八萬。根據西方專家數據模型的分析認爲,印度疫情已經徹底宣告失控,而對於一個人口達到13億規模的國家一旦疫情失控,所帶來的危害將是慘重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更是對此進行了預測,認爲印度今年的GDP下滑將超過8%,令印度陷入近2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

若是疫情是插在印度的“心頭刀”,那麼更令印度民衆感到不安甚至恐慌的是大量外資與其說是撤離印度,不如用“逃離”更形象一些。除了印度的疫情之外,印度在抵制“中國製造”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衝動與不成熟,正在令市場調低對印度投資環境的期許。

外加印度始終無法妥善處理與周邊幾個鄰國的關係,同樣令衆多資本擔心印度政局的震盪帶來的投資風險。於是,不只是中國資本加速“脫離”,更是有大量全球資本加快了從印度“逃離”的速度。

在早先的一些對印度投資,也隨即被叫停或暫停新一輪注資,開始進入保守觀望的狀態。如此一來,原本對投資有着極大期待的印度,一下子從天上跌入地下。不只是讓印度政府欲哭無淚,民衆更是苦不堪言,失業率進一步提升。再加上TikTok被禁用,令很多印度網紅和無數自由職業者失去了賴以爲生的手段,一時間擺在印度面前的危機彷彿像是馬不停蹄般地接踵而至。

面對國內的“爛局”,莫迪倒也乾脆,直接耍起了無賴。該從俄羅斯和美國購買軍事裝備依舊不耽誤,至於國內的疫情,很乾脆地選擇丟給了國際人道主義救援組織,讓他們看着辦。如果想少死一點人,這些組織就要替莫迪政府想辦法籌錢、出力、搞救援。如果這些人道國際救援組織“假正經”,對生活在水深火熱的印度民衆不關心,那就與莫迪政府無關了,只能眼睜睜看着這些人死去。

不是莫迪當局不想救,而是無能爲力,更是因爲這些人道救援組織對印度民衆見死不救。如此“奇葩邏輯”和“無賴策略”,也着實讓世界再次刷新了對印度政府當局的認知,國際資本也在暗暗催促從印度“逃離”的效率。可以預見,沒錢、沒人、沒醫療環境的印度,疫情局勢將變得相當嚴峻。累計確診超越美國恐怕也是早晚的事,只是圓了超越美國的“夢想”,犧牲掉的卻是無數印度民衆的性命,這個第一名真的太過於沉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