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社交能力都不一樣,有的人天生具有超凡魅力,很容易被他人吸引;有的人可能外向,但不受他人喜歡;還有的人比較害羞(或內向),在社交中過於費勁(或不喜歡與人交往)。 換句話說,“討人喜歡”對一些人來說尤爲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討人喜歡”程度並不完全在於我們。這跟我們的背景、我們在團隊中的角色和職能、我們周圍的人、我們與他們有多少共同之處、他們的偏見和我們自己的偏見等各種其他因素有關。但是不管我們多麼討人喜歡,總有一些人可能永遠不會對我們感興趣。他們可能非常不喜歡我們的生活方式、文化或選擇;或者他們被我們的一個或多個特徵所誤解,導致對我們不瞭解而產生厭惡和怨恨,或者他們本來就是一個難以改變觀點的人。雖然在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做出一些改變來增加討人喜歡的程度,但你要記住,我們不可能一直受到所有人的喜歡。

儘管如此,如果你發現自己希望別人對你更熱情、更開放,更多地接受,那麼你可以做一些事情來讓自己變得更討人喜歡:

01.做一個更好的傾聽者。

人們喜歡被傾聽,要想成爲一個好的傾聽者,你必須真正地傾聽別人說的話,而不是在他們講話未結束時,就把你想要講的那個偉大故事講一遍,你必須想辦法表達你的傾聽注意力,比如:點頭,噢,還有啊哈等等,這樣可以讓對方更願意向你傾訴。

02.支持反饋。

當有人向你表達一個小小的抱怨時,你可以用很酷的方式回答以表示支持。例如“我整個週末都要工作”,“好吧,這就是你賺大錢的原因!”還有一些人其實就想尋找他人的驗證,例如“啊,太糟糕了”、“天啊,我竟然完成了半馬”,根據他們的表述你可以做出不同的反應,比如如果有人告訴您他們所取得的成就,那麼你則應該表達出真誠的祝賀; 如果有人告訴您一些令人沮喪的事情,那麼你應該表示誠摯的同情。 如果有人告訴您令人驚歎的經歷,那麼請你反映出一些激動。

03.後續行動。

大多數人都會錯過這個吸引他人的機會,它並沒有那麼複雜,只是多數人沒有意識到。例如,如果有人告訴你他們要考試了,那麼考完後問問他們考得怎麼樣。 如果你知道他們去度假了,問問他們玩的怎麼樣。 如果他們提到自己的孩子病了,問問他們的孩子感覺如何。大部分人都會希望在發出信息的時候得到反饋,如果你回覆及時或在晚些時候詢問他們進展如何,那麼你就能顯著提高討人喜歡的分數。

04.找到共同點。

人們喜歡與相似(或有相似興趣和觀點)的人聯繫在一起,所以當遇到你不熟悉或第一次見面的人時,試着找出共同的興趣、愛好、觀點、比如電影、書籍、表演、音樂或時尚、度假目的地等話題,總之討論任何可能在你們之間產生聯繫的東西。

05.利用肢體語言。

堅定的握手、眼神交流、微笑,站立或以開放的姿態坐着(例如,手臂放在您的身邊,而不是交叉放在胸前),並且如前所述,在有人講話時你可以用點頭等肢體語言表示支持。 雖然我們傾向於不自覺地注意到一個人的肢體語言,但是我們確實注意到了它,它增加了我們對一個人的討人喜歡的印象。

6.把手機收起來。

真的,當你和別人說話的時候,把它放在你的口袋或袋子裏就行了。如果你在一張桌子上,至少把它翻過來。一邊偷偷摸摸地看你的手機(或當手機就在你身邊或你手裏的時候)是很難認真傾聽的,它暗示你沒有完全聽清楚、或者你心煩意亂,心不在焉!這些東西都不會讓你受到對方的喜愛。

7.不要過多抱怨。

抱怨是有社會功能的,因爲他們可以找到共同點(比如:“我討厭那部電影!“我也是!”)。但是,雖然一次(或兩次)抱怨可以找到潛在的共同點,但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抱怨,就會過於消極,而過於消極是一種拒絕(比如:“我的老闆太煩人了、現在地鐵太糟糕了,所以我遲到了不是我的錯,我也被困在那裏,而且地鐵上非常擁擠,特別是炎熱的天氣裏,人們是多麼粗魯啊……”)。 如果我們想遇到更多討人喜歡的事情,即使那一刻我們的心情很鬱悶,我們也需要做出努力以表現出更加積極的看法。這裏的”平衡“是積極但真實的,所以不要大驚小怪。 相反只要嘗試討論,即使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您也可以看着很積極的事情。

08.不要在談話中占主導地位。

您可能是一位出色的講故事的人和一個迷人的交談者,但其他人也想要一些在舞臺展現的時間。因此,請注意與對話中的其他人相比,您說話的時間有多少?就算他們當時似乎很喜歡您的故事,但是人們也注意到這些失衡所產生的不利記錄。

09.不要吹牛。

這包括自吹自擂。如果討論的是我釣到的最大的一種魚,那麼或許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但是通自吹自擂(不僅包括人員,還包括大學、機構和組織)、成功故事、社交媒體關注者,以及其他讓人們知道你有多棒的方式,往往是一種失敗。

10.儘量減少分歧。

人們最討厭的一句話是:“讓我扮演魔鬼的提倡者。”除非你非常瞭解一個人,否則在這種情況下,你的討人喜歡程度就不是一個問題了,無論您有多麼有說服力的論點,過多的分歧都是沒有必要或沒有成效。 比如,如果他們向你講述喜歡某部電影,不要說“真的嗎?我覺得那些都是廢話。”應該說“我希望與他們能更深入地探討這個主題“或提供一些其他建設性的批評。換句話說,當別人贊同的時候,人們就喜歡這樣,所以除非這個問題對你真的很重要,否則不要強調意見分歧;即使有分歧,也要自己悄悄的地做,不要輕率的開斷否決。

友善歸結爲令人愉悅的,它會使人們感到舒適和受歡迎,並使他們感到被接受,理解和重視。 請牢記:如果對要說的內容有疑問,則少即是多。

中文作者:大沈,首發於心理學說。歡迎轉載,請保留原文出處。【心理學說普及健康心理學,探索互聯網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新模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