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部战区

文、图 | 龙煜、毛一凡、蒋佳文

730天、1825天,这是东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2020年秋季退伍老兵在军营留下的时间印记。

今天,他们将要脱去最挚爱的军装,离开曾经战斗过的第二故乡。在临近退伍的日子里,他们连干7件事,表达对旅队和战友的不舍之情。

▲无法忘怀的时光。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再站一次岗

几度芳草绿,又到落叶黄。转眼间,老兵姚雨恩就已站上了自己的最后一班岗。穿上陪伴了自己多年的战靴,他的心中满是不舍。身穿迷彩,手握钢枪,他用最挺拔的军姿,站好军旅生涯的最后一班岗,诠释一名老兵的忠诚与担当。

▲站好最后一班岗。

再保养一次装备

驻训归来,这是他们最后一次保养熟悉的装备了。从并舟具、大铁铤都不知道何物的舟桥“小白”到比武夺冠、26分钟架起千米浮桥并挑战不可能的舟桥精兵,付出了多少汗水,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大柳树下,影响作业速度的每一个绳结、推送横桁时磕出的每一块淤青、冲锋舟训练碰到的每一根竹竿、浮桥连接固定时的每一根钢索,都成为了他们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最后一次抚摸朝夕相伴的“战友”。

▲挑战不可能。

▲忘不了拼命的时光。

再回顾一次光辉历史

许多战友可能是最后一次走进旅史馆,重温舟桥劲旅的光辉历史了。从肩扛手抬到机械化作业,作为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的抗洪抢险“国家队”,他们始终坚守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他们其中不少人刚刚从抗洪前线归来,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入伍誓言。

▲重温光辉历史。

▲冲锋在前。

在去年取得军事训练比武综合第一名的重舟三连荣誉墙前,所有满服役期老兵自豪满满。5个团体第一、2个单项第一,是全体官兵的努力拼来了沉甸甸的集体三等功。

▲光荣有我的一份。

▲曾经奋斗的成绩。

下士陈荣,在去年手榴弹投远项目上惊艳亮相,一举夺冠。但在3年前,他的投弹成绩也从来没超过50米。然而,他在最后时刻却以62米的成绩一鸣惊人。他说:“只要相信自己,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

▲坚持就是胜利。

再传授一次经验

专业技术过硬的第2年老兵张厚达是连队优秀的作业手,临走之前,他充分利用车炮场日向新同志们传授技艺,搞好传帮带,为连队建设贡献自己最后的力量。

▲抓紧时间传授经验。

周末,第2年老兵吴佳涛为班内的新同志精心整理自己总结的训练笔记,希望他们未来能坚持拼搏不要放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整理学习笔记。

2018年,对于吴佳涛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他实现了儿时从军报国的梦想,但后来分配时他去的是重型舟桥连队,对上肢力量要求很高,3公里能跑到全连第一的他却在单双杠上栽了跟头。“当时是老同志一直在背后鼓励我,让我不要灰心,一遍一遍地为我示范动作,才让我坚持下去,取得了全优。”

▲双杠二练习的突破。

▲关键时刻冲在前干在前。

入伍第5年的班长叶宏素质全面,准备退伍的他利用业余时间和第2年的老兵们聊起了自己当年的心路历程。因为名额有限,一开始不自信的,他也犹豫过,但是因为从未放松过自己工作的标准,最终顺利留在了军营。“只要热爱自己的事业,不管在哪里都能绽放光彩。”

▲一起聊聊天。

再为连队做一些实事

满服役期老兵们纷纷向连队党支部建言献策,助力连队全面建设蒸蒸日上,越来越好。

▲提出宝贵的建议。

刚刚驻训归来,营区很多死角还有不少杂草。第5年的战士胡恒锟和同年兵们利用党团活动时间再打一次草,为营区的干净整洁再尽一份力。

▲主动劳动。

再唱一首军歌

军旗鲜艳,军歌嘹亮。每当听到它响起的旋律,老兵内心都无比激动与自豪!《过得硬的连队》等军旅歌曲注定成为老兵们耳边最难忘的回响!再一次身穿迷彩唱响它的旋律,无法言喻的感动瞬间让人红了眼眶。

▲吼出的战歌。

“不要离别时两眼泪花,军营是咱温暖的家……”邓家昊和同年兵郭旭平时就喜欢研究乐器,现在,一首《军中绿花》是他们在军营最后一次合作了。回首往事,他们坚定信仰,义无反顾投入强军大潮。退伍之后,这难以忘怀的两年将是他们一生的荣耀。

▲好友的最后一次合作。

再敬一个军礼

曾经,他们穿上军装,并肩作战;未来,天各一方,团圆不易。铁打的营盘铸就了他们不变的忠诚,神圣的军礼承载了他们无悔的青春。

▲ 不管是走是留都忠心不改。

敬礼

致敬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致敬最精彩的迷彩军旅

致敬最真诚的战友情谊

▲迷彩记忆永不褪色。

老兵

你们的血脉中

传承着不变的红色基因

若有战,召必回

祝退伍老兵前程似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