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傢伙,我是扒扒君

細數在華語電影史上,《黃飛鴻》系列電影已經被翻拍將近80多部,也是被翻拍成電影數量最多的題材,然而其中關德興參與飾演主角的電影多達70部,這是個很恐怖的數字,一個人飾演同一個角色這麼多次,那麼,這是爲何許人也?很多人對他還是比較陌生的。

早期黃飛鴻形象

關德興是香港演員,正宗的少林派武術家,一生經歷頗爲豐富,打過仗、演過戲、辦過工廠等諸如很多事件不一一列舉,下面是他參演過的《黃飛鴻》系列電影:

黃飛鴻“寶芝林”招牌、黃飛鴻傳第三集:血戰流花橋、黃飛鴻傳第四集:梁寬歸天、黃飛鴻傳大結局、黃飛鴻一棍伏三霸、黃飛鴻初試無影腳、黃飛鴻與林世榮......很多(自行搜索查詢)

早在先前,關德懷在香港一直都是黃飛鴻人物的代表形象,提起黃飛鴻,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關德懷,然而,直到徐克導演執導的《黃飛鴻》出世之後,一直至今人們只是記得李連杰,也再未有任何人超越這一經典人物形象。

一、徐克籌備《黃飛鴻》

據徐克導演敘述,早在1983年就有了拍攝《黃飛鴻》的計劃,只是一直苦於沒有合適的人選,塑造這種角色不光有觀衆熟知的熒幕形象,還得有獨特的個人魅力以及實力,條件如此苛刻,怪不得擱置那麼多年沒有拍攝。

《龍行天下》

1988年李連杰出演《龍在天涯》之時,由於出色的演技以及獨特的個人魅力,徐克導演心裏認定應該就是他了,1989年李連杰加入嘉禾,第一次和徐克導演合作拍攝《龍行天下》,#李連杰#驚豔的表現震住徐克,當即拍板決定李連杰出演《黃飛鴻》電影的男一號。

組建劇組之時,本想邀請黃飛鴻後人劉家良擔任影片的武術指導,不曾想被其婉拒,於是,退而求其次找到劉家良的弟弟劉家榮,結果在拍攝過程中設計出的武術動作非常不盡人意,實在沒辦法,劇組只能辭退劉家榮,這時候在香港有着“八爺”之稱的袁和平推薦袁家班的袁祥仁和袁信義進劇組。

小道消息,劉家良是因爲早年和李連杰因爲拍攝《南北少林》意見不合,纔會拒絕擔任武指,但是劉家良在一次綜藝節目上吐露實情,說道李連杰本身是北派武術傳人,然而黃飛鴻是南派武術傳人,而劉家良又是黃的後人,總覺得這樣做不合適,纔會拒絕的,不管真實情況如何,這些已經不重要了。

二、《黃飛鴻》主流思想

再說了,作爲導演徐克,選擇演員以及武指之時,這些情況都沒有考慮到麼?肯定想過,只是徐克導演想要打造不一樣的黃飛鴻,區別於以前熒幕前所有的黃飛鴻形象。

故事劇情不再是普通的流氓惡霸、市井流氓、黑惡勢力情節加入,還會融入晚清政府的時局動盪以及中西方武術文化的衝擊,格局更加的宏大,電影再不侷限於正與邪的激烈對撞,又賦予了新的時代意味。

十三姨(莫少筠)的選擇最終落在了關之琳身上,很多觀衆都說這是將黃飛鴻的第四任妻子莫桂蘭爲原型,細看之下,很難找出兩者的共同之點。

其實不難相信,十三姨作爲一個從西洋留學歸來的新女性,代表的就是創新以及新思想,而黃飛鴻則是代表的中國傳統男性的舊思想,新舊之間的碰撞出的火花纔是最大的看點,安排十三姨在黃飛鴻身邊,也是在告訴人們黃在接受新知識新觀點。

徐克導演《黃飛鴻》電影系列中,十三姨的首創應用絕對是成功的,也是電影區別於舊版的最鮮明的特徵,深受廣大影迷們的喜愛,同樣這也是以後翻拍系列電影的標配人物。

電影的故事情節還是借鑑了大量史實,晚清政府的大將軍劉永福指派黃飛鴻同法蘭西侵略者作戰,在歷史上的“紙橋大捷”也是有的,當時正處於1884年,1856年出生的黃飛鴻剛好28歲,作爲民兵總教練也是確有其事,當年是受劉永福委託才擔任的,劉永福還題字給黃飛鴻“寶芝林”招牌。

黃飛鴻一生之中最爲疼愛次子黃漢森,人送外號“肥仔二”,自小聰慧好學,可謂是黃飛鴻將其一生所學盡傳於他,可惜的是黃漢森在廣西梧州渡任護勇時遭人暗算,被亂槍打死,得其噩耗傳來,黃飛鴻悲痛欲絕大叫“學武無用”,並自此立誓再不教習兒孫學武,以至於黃飛鴻的兒子黃漢熙僅得其父醫術,對於武術全然不會。

影片中嚴振動(任世官)飾演被美軍亂槍打死時發出的呼聲:“功夫再好,也抵不過洋人的獵槍!”剛好相互吻合。

大家可還記得夕陽下清軍提督(黃子揚飾演)與黃飛鴻的對話,提督問道:“黃師傅,這世上是否真的有金山?”黃飛鴻:“有沒有金山不知道,如果世上真的有金山,洋人也就不會費盡心機來我們家門口,或許我們腳下就是金山!”

這一段經典的對白,典型的借古諷今,也是徐克所要表達的思想之一,黃飛鴻只是一個小人物,也懷着一顆愛國的心,從他穿上十三姨做的西服就能夠看出來,黃飛鴻是願意接納新生事物的,師夷長技以制夷!

三、世間再無《黃飛鴻》

本是一部功夫片,卻是拍出一股武俠風,影片裏面折射出鍼砭時事、借古諷今意味濃厚,相比這也是徐克導演追求獨特的非凡之處吧,成就了近三十年來最經典的功夫電影《黃飛鴻》。

鑑於這一部的成功,徐克導演一鼓作氣總共拍出五部《黃飛鴻》電影,李連杰擔任主角出演了三部,其中《鐵雞鬥蜈蚣》、《西域雄獅》也是非常叫座,讓人拍手稱快的佳作!1997年徐克監製的《西域雄獅》,算上的是給自己《黃飛鴻》系列電影畫上完美的句號,從此之後將近17年再無人開拍黃飛鴻電影。

最近幾年趙文卓接連拍攝了《黃飛鴻之南北英雄》、《功夫聯盟》、《黃飛鴻之怒海雄風》,全部都是反響平平,就連其中劉鎮偉親自執導的《功夫聯盟》都無法扳回票房,很難再現當年《黃飛鴻》上映時的火熱場面。

1991年《黃飛鴻》-1997年《西域雄獅》,徐克導演執導的這個系列電影,見證了香港電影最爲輝煌的幾年,之後香港電影走向末路,或許巧合亦或是命運使然。

身爲傑哥的影迷,又是黃飛鴻的粉絲,扒扒君認爲現在幾乎看不到傳神的黃飛鴻優秀電影作品,曾經的那一份美好回憶,只能閒來無事時點開李連杰的作品,重溫舊夢!

可能再過十年也許更久,在00後、10後、20後可能會再出一個類似徐克導演有才華的人,能夠講出更好的黃飛鴻電影故事,拍出更優秀的電影,打造屬於他們那個時代的經典,可能、或許吧!

撰稿人|扒扒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