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热映的影片《信条》成为了热议的影片话题,该片是由知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约翰大卫华盛顿、罗伯特帕丁森、伊丽莎白德比齐、迈克尔凯恩、肯尼斯布拉纳等人主演的一部动作悬疑科幻片。#电影信条#

影片的故事很简单,就是讲述了主角们去阻止疯子们做坏事,然后一起拯救世界的故事。这种故事在美国大片中经常有所见,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了,只不过这次诺兰拍摄的《信条》是有些不同,一改《007》、《碟中谍》的模式,添加了新颖的“逆转时间”。

01《信条》不是烧脑,是绕脑子

相信观看该片的观众有大部分人是被诺兰的名号所吸引去的,影片也是长达150分钟,这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给观众带来的几乎是“烧脑”般的剧情。

很多观众都觉得影片烧脑,其实如果细说起来,并不是很烧脑,应该准确地说是绕脑子。在影片开头男主角就被女科学家简单的介绍了逆转的事情,接下来的故事也是主要围绕这一点展开。

大家就大概记得红色代表正时间,蓝色代表逆时间,逆就是反向操作,逆时间里的人需要吸氧,如果逆时间再逆时间就可以不用吸氧,大概有这个前提就比较好理解故事了。

如果你有集中注意力去看这部影片,你会发现诺兰在影片一些情节中多演了一遍的戏份来解释前面发生的事情,每一步的逆转剧情都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讲述,估计这么做的原因就是给观众理清头绪,所以才加入了不少剧情来解读。

实际上来讲,这150分钟的剧情是有些长的,虽然说故事的节奏比较快,很烧脑(就是在关键剧情上进行了高密度叙事,信息量特别大,时间又短,所以才让大家觉得烧脑而已),剧情衔接也到位,但是总体观影体验就没有那么舒服了。

02《信条》不如《盗梦空间》对观众友好

熟悉诺兰拍摄风格的观众,应该会明显感觉到这次的《信条》有点《记忆碎片》的味道,没有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其实是可以先重温一下再去影院观看的(两部都是采用了正叙加倒叙,再把两者汇合,在进行最后的交叉反复),这样的话比较容易理解剧情走向。

以《信条》这部影片对比以往诺兰的作品,这部影片算不上特别优秀之作,甚至比《盗梦空间》还略逊一筹,没有其惊艳,没有那么通俗易懂,需要导演铺垫加多次解释桥段的含义,就算这样,也对观众不太友好。

不得不佩服的是,诺兰能够让观众老老实实的在影院坐150分钟,这个也是他的一种能力,还能够让大家乐此不疲的来一遍遍捋剧情内容。

03男女演员不错

男主演方面,约翰大卫华盛顿没有演出男主的感觉,差那么一点,有些工具人的感觉,或许是没有男二的那么帅气,毕竟“暮光之城”男主罗伯特帕丁森还是十分的帅气有型,很好的演出了该有感觉。

参与过《了不起的盖茨比》、《银河护卫队2、3》的女演员伊丽莎白德比齐还是那么的美呀,这190cm的身高简直了,气势上已经压倒全场。

04《信条》豆瓣评分7.9,是可以上8分的佳片

总体来说,《信条》是一部可以二刷的电影,可能也是这样才让这部影片一直保持在了单日票房热度第一的位置上,很多观众估计去二刷、三刷了吧。

一刷没看懂的,可以二刷关注一下具体细节,要是再看不懂的话,那就看不懂吧。

电影《信条》在豆瓣上目前处于7.9分,如果能够达到8分也算作是佳作了。

目前来看,影片没有多么让人激动澎湃,也不至于是低分,算是比较中庸偏上的了,应该是可以上豆瓣8分的影片。

05最后要说

片中有一处桥段倒是让人挺感动的,最后尼尔救男主角出来,在飞机那里分别的场景,男主知道尼尔会死的时候他泪目了,尼尔却不知情,然后风轻云淡地向他说话,那一抹微笑怎么就那么感人。

想想,尼尔可是多次牺牲了自己救男主的命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