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峰,郭德纲有两个经典的评价,当然了,这个评价到底是不是真心话,读者自己做出判断。

第一个评价是不争名不夺利

郭德纲在商演的时候举过一个例子,高峰在德云社兼任着总教习的工作,有演员问高峰,假如今天有两个选择,一是给学员上课,二是有人出50万请你去演出,你怎么选?

高峰的回答很简单,选择去给学员上课,把这个赚钱的机会推荐给自己的师兄弟。

有些网友不清楚总教习到底具体是干什么的,简单来讲就是把每年德云社都会有招生计划,大概留下的人数在百人之数,然后高峰为主的老师负责学生的开蒙,以及相声基本功的培养。

等到学员有了能耐了,然后郭德纲就从中挑选出最有潜力的学员,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徒弟。从某方面讲,高峰的总教习干的是只栽树不摘果的活,郭德纲对此心知肚明,因此高峰多年来坐了德云社第三把交椅也与之密切相关。

第二个评价是一股脑的奔着老艺术家去的

郭德纲的早期作品,传统相声占了很大一部分,近年来随着创作巅峰的落幕,他的作品质量大幅度下滑,很多的新作品不成体系。与其说是新作品,不如说是段子的集合。

这些年来,高峰却一直在传统相声方面不断坚持着,以至于到今天为止,很多资深相声观众都觉得在德云社要听纯粹的相声,不是听郭德纲,而是听高峰。

这也是高峰能够坐第三把交椅的另一个关键,那就是实力所在。

在某次采访中,郭德纲提出一个语出惊人的结论:德云社徒弟们的膨胀,都是从质疑高峰开始的。

郭德纲的这个观点做一个解读的话,那就是从质疑高峰在德云社的第三把交椅开始的。德云班主郭德纲,无冕之王于谦,他们是德云社的定海神针,前两把交椅的座次无人敢质疑,于是第三把交椅就成为争夺的目标。

虽然高峰满身能耐,但是在德云社的这十四年里,他一直都面临着一个尴尬,那就是市场影响力始终不温不火,市场号召力相当一般。以至于个人独立的商演都无法举办,直到2009年才开始真正的举办了自己的两场商演。

德云社有着造星的能力,从最早的何云伟李菁,曹云金,到后来的岳云鹏,张云雷,乃至于九字科的演员,商演搞得如火如荼,但是第三把交椅的高峰,却连成功的商演都举办不了,这是一切质疑的根源所在。

郭德纲是个明白人,他深深的知道高峰对德云社的重要性,就拿总教习这个工作来讲,除了高峰之外,德云社还真没人能干的来。因此这些年,无论徒弟们如何质疑高峰,郭德纲始终都站在高峰一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