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南方長在地下的水果,叫薯不是薯,剝皮就能生喫,種子卻含劇毒

白露節氣已經到了,馬上就要入秋了。這個時候紅薯也就要成熟了,昨天筆者就去地裏挖了點紅薯來喫,個頭已經很大了,有些一個就有兩斤多重了。紅薯是一種產量很高的作物,它也方便管理,很耐存儲,再加上食用後飽腹感很強,所以自從引入我國以後就一直被當成主糧來種植,尤其是在過去喫不飽飯的年代,紅薯更是充飢的“救命糧”。

在南方地區還有一種作物,它的產量也可以和紅薯媲美,畝產達萬斤也並不是難事,並且管理也很粗放。這種作物既能當水果喫,又能當蔬菜喫,像北方地區就常用它來做菜喫。但是它的種子卻含有劇毒,過去在南方曾大量種植,你們認識嗎?

涼薯就是今天筆者要和大家介紹的這種高產作物,雖然它的名字也帶有一個“薯”字,但是卻並不是紅薯。涼薯的學名叫豆薯,它是豆科豆薯屬的草質藤本植物。而紅薯則是旋花科番薯族番薯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可見兩者是俗語不同的植物。之所以叫它涼薯,那是因爲這種作物的地下的根塊長得很像紅薯,也是呈紡錘形或扁球形,就連大小都有點相似。在有些地方甚至還叫它地瓜、土瓜,或者是葛薯等。

涼薯在南方過去是很常見的一種作物,像兩廣、福建、貴州、湖南等省份就大量種植,當時其種植規模是可以和紅薯媲美的。像筆者的村子裏,就是家家戶戶都要種植糧食,並且還成爲了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

糧食在過去的南方一般都是當水果來喫,當時可喫的水果不多,而涼薯就因爲產量高,口感好,脆甜多汁,喫起來就像是梨子一樣,並且關鍵一點在於食用方法,剝皮就能喫,有很耐存儲。所以在南方大量種植,也是由於產量高,價格也不高,以前都是一兩毛錢一斤,便宜的時候才幾分錢,因此很多的家庭都是一袋一袋的購買,給孩子們當水果來喫。

不過在北方地區,涼薯是比較少見的,很少有人種植。超市、菜市場所見到的涼薯,基本都是南方運送過去的。也是因爲涼薯在北方很少見,所以在北方涼薯一般都是當蔬菜來喫,用它來炒菜,或者是煲湯都是很不錯的。

值得一提的是,別看涼薯喫起來脆甜如同雪梨,但是它的種子卻是有劇毒的,對人畜都是有毒的。以前農村裏很少有人購買農藥,都是自己熬製農藥,其中涼薯的種子就用來熬製土農藥,據說一個成年人只要喫到5-6粒涼薯的種子,就可能會危及到人的生命,可見它的毒性很強。

秋季到了,又到了涼薯大量上市的季節了,相比於過去現在很少有人種植糧食了,所以這種作物的價格也要高一些了,在超市裏一般也能賣到兩三元一斤。並且因爲現在的水果種類更豐富了,尤其是涼薯上市的時候,正是棗子、梨子、蘋果、葡萄等水果大量上市的時候,所以多數人購買涼薯也是當菜喫了,很少把它當水果喫了。各位朋友們,你們喜歡喫涼薯嗎?是當菜喫,還是當水果喫呢?歡迎大家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