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捷達品牌發佈公告稱,2020年1-8月,其累計銷量突破了10萬輛,刷新了德系新品牌最快突破10萬輛的紀錄。

疫情之下這樣的成績看似不錯,不過與單飛之前的老捷達表現相比,捷達品牌表現就不值得誇耀了。在停產前一年,掛着大衆車標的老捷達以32.66萬輛的銷量成績拿下大衆品牌2018年年度銷量冠軍,月均銷量2.7萬輛以上,4個月就基本超過了捷達品牌2020年1-8月的總銷量。而作爲捷達的昔日戰友,桑塔納7月銷量達到1.5萬輛以上,超過捷達品牌VS5、VS7和VA3三款車型的銷量總和,這着實有點尷尬。根據此前的規劃,未來一段時間內捷達品牌將無新車投放,失去提升銷量和熱度的“救命藥”,這個新品牌還將面臨更多挑戰,20萬輛的年銷售目標能否順利達成也需畫個問號。

2019年年初,大衆以捷達命名獨立品牌,併爲該品牌設計了J型LOGO,全新的品牌的推出即可下沉市場與自主品牌競爭,又不必犧牲大衆自身的溢價能力。按照德國大衆的設想,捷達品牌面向的是中國年輕用戶,任務是在15萬元以下級別的市場攻城略地。的確,這種打法起效很快,在去年9月,基於西雅特Ateca打造的捷達VS5一度處於脫銷狀態,12月銷量接近1.3萬輛,再加上9 月中旬上市的轎車VA3,捷達兩款車用不到4月時間賣出了4.3萬輛車。同時,捷達的銷售網絡也快速鋪開,4S店數量目前已經超過245家,似乎已經穩操勝券了。

進入2020年之後,整個汽車行業受到了疫情的打擊,捷達品牌年初的市場表現依然很穩健,VS5仍能取得過萬的成績,不過車市復甦後,捷達品牌的銷量增速明顯放緩了很多。捷達VS5僅在5月迎來了7500輛的銷量,隨後便開始一路下滑,7月銷量更降到了5000輛。捷達VA3作爲老捷達的換殼,並沒能粘住粉絲,表現不溫不火,7月銷量爲3800輛左右。在今年疫情期間推出的VS7累計實現了2萬輛的銷量,月均銷量在5000輛左右,略高於VA3,但在10萬-15萬元這個最走量的價位區間仍算不上出色。

不可否認,捷達品牌依託大衆汽車的資源,擁有MQB平臺、EA211發動機、愛信6AT變速箱、多連桿後懸架等硬件規格,並由一汽-大衆世界級生產基地成都工廠生產等,吸引了大量的用戶,但隨着第一批鐵桿粉絲逐漸消化掉,捷達品牌走入了下坡路。與自主品牌相比,捷達旗下車型沒有展現出很強的產品力,反而由於過度追求低價而犧牲產品品質和用戶體驗。爲了壓榨成本,捷達品牌採取了多項減配措施,如塑料感極強的內飾和簡陋的隔音處理,都是捷達品牌肉眼可見的缺陷。變速箱雖然採用的是愛信6AT,但該變速箱早前被高爾夫車主集體投訴過,除了價格低廉之外,更多的只是爲了增加營銷噱頭。

如今中國市場已從增量轉爲存量,捷達作爲主攻低端市場的品牌,靠壓榨成本來形成競爭優勢的發展路線顯然走不長遠。捷達品牌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開始在現有車型上做加法,如8月初推出了捷達VS5和VS7三十而立版,增加了電動尾門、360度全景影像、遠程控車,並優化了隔音棉等以及提供了5年10次免費基礎保養等。

另外,捷達品牌進入市場之初依靠的是大衆和老捷達的口碑基礎,但它的紮實、耐用的形象沒有延續。根據第三方汽車質量投訴平臺的反饋,捷達旗下的三款車型均有大量投訴,涉及漏水、車身生鏽、車身異響、變速箱頓挫異響、發動機故障等諸多問題。以捷達VS5爲例,發動機異響、車身漏水/生鏽、輪胎開裂、剎車異響、變速箱頓挫/異響等問題突出,讓消費者重新審視了這個品牌。

與此同時,捷達品牌的安全性也受到消費者遭質疑。近期,中汽研發布了2020年度C-NCAP(中國新車評價規程)第二批車型碰撞測試成績。一汽-大衆捷達VS5成爲唯一一款獲四星成績的車型,也是今年以來參與C-NCAP測試的10款車中,唯一未獲五星成績的車型。測試結果顯示,捷達VS5在乘員保護、行人保護、主動安全三項成績的得分率分別爲84.24%、76.34%和96.84%,綜合得分率爲84.9%。其中,乘員保護和綜合得分率紛紛墊底。開卷考試仍表現不佳,對於銷量本就下滑捷達品牌更是雪上加霜。

捷達銷量下滑並不只是自身產品原因,也與市場競爭有關。除了主流自主品牌,斯柯達也一定程度擠壓了捷達的生存空間,按照最初規劃,捷達品牌的整體定位、售價都略低於上汽大衆的斯柯達。不過,今年4月,斯柯達品牌重新調整在華的品牌定位,進行全系降價,下調幅度爲500元-2.45萬元,捷達僅有的性價比優勢也被兄弟品牌進一步削弱,彼此間的競爭趨勢加劇。

結語:經過多年的成長和發展,自主品牌已經在15萬元以內市場建立起了強大的影響力,捷達看似是在降維打擊自主品牌,實則讓自己陷入了尷尬的境地。所以,對於捷達而言,一方面要摘下大衆光環,重新審視自己的存在意義,另一方面聚焦產品推出更有競爭力的車型,真正迎合年輕消費者,這樣或許可以與主流自主品牌一較高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