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自2012年开播以来红遍全国,还曾创下最高收视破6的神话,浙江卫视更凭着这档节目险些将“老大哥”湖南卫视拉下马,足见该节目的惊人魔力。可惜的是,随着近年来收视率的每况愈下,《中国好声音》好像真的快凉了,最新一期甚至只有0.63的惨淡成绩。

究竟《中国好声音》做错了什么,让观众们愈来愈不待见、连重金聘请的导师也无法挽回?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节目无创新、跟不上时代。再好的套路连玩7、8年,观众也腻了,婚姻尚有“七年之痒”,浙江卫视和制作公司难道不知道吗?

我觉得他们知道。但《中国好声音》的没落是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它最巅峰的时候成绩太好了,各大电视台(包括湖南卫视)的综艺没一个够打,“爱优腾”还处于自制乏力、不温不火之际,这导致浙江卫视和制作公司缺乏求新求变的动力。他们也许会安慰自己:既然不改变都这么火了,为什么要选择改变呢?如果改得不好,岂非得不偿失?《中国好声音》就这样缓慢的没落了。

说白了就是吃老本。最初几年成绩还挺好,得了,那继续吃吧,到了后来,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完全追上来了,口碑、热度相当好,而其他电视台、视频网站也陆续开发了同类型、相类似的节目,观众的选择更多了,《中国好声音》的影响力进一步降低。浙江卫视和制作公司也感受到了危机,但他们不是优先提升节目的质量,做优化和创新,而是选择简单粗暴的方式:砸重金加强导师阵容。

周杰伦来了,陈奕迅来了,谢霆锋来了,王力宏来了,带来了超高的节目热度,一定程度稳住了下滑的收视率,以前的4、5、6点不指望,现在的1、2、3点也能凑合。在这里要说一句,论砸钱堆巨星,浙江卫视认第二,没台敢认第一,《王牌对王牌》是这样,《奔跑吧兄弟》也是这样,虽然节目是老套路了,导师、嘉宾总是新鲜的、大腕级吧?很多观众还是挺买账的嘛!

但是,观众的水平这几年也在提高。当日益增长的节目质量需求与《中国好声音》原地踏步的制作水平之间的矛盾,再没办法通过砸钱请巨星解决时,这个节目也就快走到尽头了。这年头,大电视台、“爱优腾”哪个不是财力雄厚?人家的节目也很多大咖,关键制作水平也高,种类丰富,还能给人新鲜感,人家凭什么守着电视看《中国好声音》?更别提去年的高以翔逝世,浙江台的声誉还受到重创,又流失一部分观众。

落后于时代的节目,终究会被观众淘汰,《中国好声音》应紧跟时代、了解这一届观众的观赏需求,对节目质量、各个环节做出合理优化,才能赢回观众的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