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割据称霸,这本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生此乱世,想要建功立业,必须保一明主才有安身立命之所,此正是所谓的“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而一部《三国演义》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赵云不乏是其中的一个。赵云跟随刘备长达三十年的时间,对刘备尽忠尽责,然而赵云临终最后一句话却成为诸葛亮的祸根!

在赵云辉煌的一生最后的结局却让人不胜唏嘘,因吃了败仗,而被贬官,然后抑郁而死。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223年,任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225年,又随诸葛亮驻汉中。后与邓芝拒曹真,失利于箕谷,贬为镇军将军,退回汉中,病卒。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赵云自追随刘备后,直到刘备当了汉中王,可说是马不停蹄,无役不予。赵云可谓是始终如一,对刘备、刘禅尽心尽力,为蜀汉,奉献终身。在赵云初投刘备之时,刘备正是身小力单,赵云他不讲究这些,跟随刘备走南打北,为蜀汉基业立下赫赫战功。在刘备死后,赵云事后主刘禅,他没有因自己是前朝老将倚老卖老,也没有因自己劳苦功高而居功自傲,而是一如既往地为主尽忠尽职、默默奉献。后其随丞相诸葛亮征南寇,伐北魏,事事当先,尽心尽力,可以说是,为蜀国始终如一,善始善终。

赵云在箕谷之战中失利,建兴六年,诸葛亮出兵北伐,因为是第一次北伐,诸葛亮为了迷惑魏国,采用了声东击西的战术,对外宣称从斜谷道进兵攻取眉县,派赵云和邓芝为疑军,魏国大将曹真率主力抵挡,而诸葛亮亲率蜀汉主力进攻祁山。赵云在箕谷之战中,因为敌强己弱,作战失利了。

赵云之所以会失利是因为赵云率的是偏师,而曹真率的是主力,以偏师打主力,本来兵力就悬殊的厉害,失败也是很正常的。当时诸葛亮将重病都放在了祁山,后果可想而知。虽然赵云兵败,但是因为赵云敛众固守,并未造成大的损失。如此,可见赵云出色的统兵能力,俗话说,兵败如山倒,而赵云亲自断后,军队根本没有乱。

但即便如此失败就是失败了,赵云也受到了惩罚,被贬为镇军将军。而赵云在兵败第二年就去世了。非常之快,这里面不能不令人多想。赵云征战一生得不到重用,死前却仍大喊:“北伐、北伐”。蜀汉五虎的最后一个大将赵云也死了,这意味着蜀汉五虎的时代已经完全结束。对于这件事,诸葛亮或多或少是点准备的,但是当士兵来报告时,还是非常的震惊,哭的几乎晕倒了。

不能说是诸葛亮对赵云十分的重视,而是诸葛亮觉得有点悲哀吧,当初和他一起征战的人到现在就只剩下他自己一个人,赵云长久跟随诸葛亮南征北战,伴随左右,积累了深厚的感情,而且,最听诸葛亮的话,不像关羽和张飞,经常不听调遣,甚至有反对意见。赵云在去世之后,让诸葛亮没有了宿将可用,唯一的宿将魏延,又太心高气傲。而诸葛亮为了理想抱负,不得不透支身体,最后早逝在五丈原!

赵云在追随刘备刘禅的数十年间,为蜀汉立下了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战功,他也因此深受刘备、刘禅器重,丞相诸葛亮也以赵云为“国资栋梁,吾之右臂”赵云在蜀汉集团中,资格仅次于关羽、张飞,又有救护刘禅之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从不争名夺利。 而他更是一心为国的千古良将的典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