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爲正義又何爲罪惡,在我的心中一直都解不開這個問題,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我也始終摸索不出一個答案,我想先天性的性格應該是佔據着主導的地位,而後天發生的改變是在遏制我們的天性。

直到現在人們都依然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因爲後天發生的一系列事情讓他們不由自主的“黑化”了,但其實在我的心中是這麼認定的,從人的出生開始就定下了善良和邪惡的標準,而後天的改變只是起到了一個引導的作用,真正決定人性格的,還是他們自己本身。

主角將也和西宮,他們的性格品德,也是從一開始就決定了。小孩子本身沒有過錯的說法確實不對,因爲有的人他天生就是惡魔,只是因爲後天的規則太多束縛了他們,才讓他們的後天沒有暴露出自己的本性。

聲之形這部動漫的評分也確實是兩極化的,有人說它無比的好看,講述了一個少年的救贖故事;有人說它差到了極點,男主角是不可原諒之人。這是一部有關校園暴力的動漫,這是一條明線,而暗線則就是人物的感情表達。

將也從小時候就開始對西宮進行校園暴力,直到自己成爲校園暴力的受害者他才醒悟過來。說到這裏真的是不得不提及一下日本的校園暴力問題,比起來我們,他們要遭受更多的痛苦,無論是冷暴力還是熱暴力。我曾讀過很多關於校園暴力的書籍,校園暴力毫無疑問是能夠給人留下永久創傷的武器。

整個故事的主題也就是從將也小學時候對於西宮的暴力和將也遭受同等暴力之後開始改變,直到再次遇到了西宮然後想要贖罪來說的。所謂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也不過如此,深陷遊戲中的人不會明白自己的是非對錯,當換位之後才能夠醒悟過來。

在後期的故事當中,不,或許是從一開始西宮就從未怨恨過將也。西宮這個人真的是善良到了極點,善良到了讓人無話可說,明明自己纔是受害者,卻從未怨恨過周圍的任何人,而是選擇默默忍受這一切。而將也所謂的救贖,說是彌補對於西宮的虧欠,其實是在救贖自我纔對。

將也只是因爲受到了同等的暴力纔開始醒悟過來,纔開始想要彌補自己曾經所做的一切事情,可能在多數人看來只要西宮願意原諒將也就夠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個犯錯的人改正自己的錯誤並且彌補了自己所做的一切就夠了。

但是在我看來,將也所彌補的只有自己那所謂的沒用的真心罷了。我讀過東野圭吾的《惡意》,看過電影《別哭媽媽》,對於校園暴力的傷痛應該是更瞭解一些,或許我本人也曾被校園暴力過,無論是經歷了多少個年頭,那些傷痛在心中都無法抹去。

小結:將也所做出的的一切想要彌補西宮的傷痛其實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因爲西宮這個人物比較單純和善良,而且她本身也就沒有怨恨過西宮,就導致原諒看起來特別簡單,但其實校園暴力的傷痛比動漫看上去要更爲複雜,特別是對於曾經被校園暴力針對過的人來說。

再來說這個問題,人們常常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對,一些簡單的錯誤是可以彌補的,但是摔碎了的碗盤要怎樣才能復原?儘管人們去不斷還原它都能看見那些磕碰和裂縫,因爲這本身就不可能實現。而遭受校園暴力的人就像是那摔碎的碗盤,在他們的心中都有大大小小的裂縫,且無法彌補。

那麼自然知錯能改在這裏就不太適用,如果我們單單是看動漫的話,好像是並沒有什麼過錯,一切原諒都顯得如此簡單,但事實要更加困難。

直到現在校園暴力的事件也在不斷髮生着,但是這次有着我們周圍人的極力勸阻,我們不僅僅是要勸阻,而是要從根源上杜絕這樣的事情發生,要以身作則不要給孩子傳輸不正確的思想。總體來說《聲之形》刻畫的不是一個校園暴力的故事,而是一個贖罪的故事。

我個人更注重的是西宮媽媽的那種無力和將也媽媽的那種“子不教父之過”的態度。比起來孩子,家長是最爲心痛的存在,明明在自己面前貴重如此的寶貝,在別人的面前就一文不值。

因此我們纔會厭惡校園暴力,我們不僅僅是要自身做到不讓這種事情發生,還要阻止和勸阻自己的周圍不發生校園暴力,不給任何一個人留下永久的創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