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首耳熟能详的的古诗,相信很多人都会背诵。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湖边村头的芦苇花,随着萧瑟的秋风摇摆起舞,白茫茫一片,正所谓“蒹葭苍苍”。这里的“蒹葭”是芦苇的意思,这两个字在现在不常用了,属于生僻字。陕西省有一个县,在元明清几个朝代,都被称作“葭州”,到了中华民国时期,改为“葭县”。

蒹葭苍苍

至于起初这个地方为啥用这个“葭”字作地名,史料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也许是当地有很多芦苇的缘故吧!新中国成立后,到了五十年代中期,由于这个字是生僻字,很多人都不认识,于是政府把它改为“佳县”,读音相同,虽然含义不同,但是这个“佳”是美好的意思,也得到当地民众的认可。

佳县

佳县,在陕西省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座小县城,然而到了1943年,却因为当地一个放羊的农民,创作了一首歌而闻名华夏。陕北人性格豪爽,能歌善舞。不论男女老幼,张口就能喊出两嗓子。当年40岁的李有源,是佳县一个普通的放羊农民,平日里喜欢唱歌,尤其是喜欢唱陕北民歌《骑白马》。当年正处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中国共产党正领导全国人民,同日寇进行殊死的斗争。

李有源

这年冬天,李有源坐在自家的土炕上,一边抽着旱烟,一边哼着《骑白马》。灵机一动,就把歌词改成了歌颂共产党和一代伟人,曲调还是原来的曲调,自己哼唱几遍,觉得还不错,就让当地有名的一位歌手,也是李有源的大侄子李增正登台演唱,很受当地群众的欢迎,于是就在当地的民众中流传开了。这首歌开始的名字是《移民歌》,后来由著名的词作者公木,把歌词进行了删改和整理,把歌曲的名字正式改为《东方红》。

李有源做梦也没想到,当时自己即兴改写的一首,当地都会唱的民歌,却成为全国人民都喜爱的“红歌”,传唱半个多世纪,还经久不衰。李有源出名了,佳县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也随着《东方红》的乐曲,被大众所熟悉。佳县在陕西省虽然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县城,但是它所处的位置却是很特殊。整个县城坐落在一座山顶上,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山城”。

一提起“石窟”,大家都知道山西大同有云冈石窟,河南洛阳有龙门石窟,其实在跟山西隔河相望的陕西佳县,也有一处石窟。虽然规模没有那么大,建造时间却比较早,始建于北宋宣和四年,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石窟中有雕刻的释迦摩尼像,形态逼真,条理清晰,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说起佳县,还有一处景观很特殊,那就是“佳县八景”之一的“香炉晚照”。从县城往东步行二百多米,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站在山顶可以俯瞰脚下的波涛滚滚的黄河,这里三面悬空,只有西北门跟县城的老城门相连。更为奇特的是,在山峰的南面,有一块直径5米多,高度20多米的大石头,像一尊香炉矗立在山峰前。跟山峰有两米的距离,如今用一条铁栈道跟主峰相连。

巨石上建有一座寺庙,名叫“香炉寺”。据说是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二年,距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当年一代伟人转战陕北时,曾经在百忙之中来到这里一览盛景。

嫦娥一号

沧海横流,物是人非。黄河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唯有香炉峰依旧默默地注视着,脚下波涛滚滚的黄河。《东方红》这首歌的词曲作者,都已经作古了,唯有这首经典的红歌,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中传唱,歌唱伟大的祖国,歌唱伟大的共产党。1970年,这首《东方红》乐曲,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翱翔在茫茫太空。2007年,《东方红》乐曲,随着嫦娥一号探月卫星,飞临月球。嫦娥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