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直播:

平安基金成鈞:創業板離納斯達克有多遠?

華夏基金魯亞運:左手科技、右手消費,還能延續嗎?

嘉實基金陳正憲、滕抒含:“低價”即正義嗎?

國泰基金徐治彪:行情變幻,股市“金九銀十”還會來嗎?

大跌之後怎麼辦?中信建投策略會有答案

雖然市場大幅回調,但投資者的熱情依舊高漲。

9月9日,中信建投證券2020年度秋季資本市場峯會在上海舉行,並於線上同步直播。

策略會上,來自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所的各大首席分析師從宏觀政策、資本市場功能、大類資產及A股配置等方面進行了闡述。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岸元:國內大循環應從主動、進取,而不是被動、消極的角度來理解

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聯席負責人、宏觀&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黃文濤:中國政策空間充足,工具豐富;中期看好金價上行。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玉龍:下跌之後關注科技、消費、醫藥板塊

資本市場肩負四大使命

張岸元在策略會上對“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進行了解讀。

張岸元認爲,國內大循環與降低依存度無關。產業層面短期內沒有降低對外依存度的可能;總量層面沒有降低對外依存度的必要,也沒有在出口導向和進口替代戰略之間,做出非此即彼抉擇的迫切性。

“國內大循環應從主動、進取,而不是被動、消極的角度來理解。”張岸元強調。

在實現“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過程中,張岸元認爲資本市場肩負四大使命。

第一,顯著擴大資本市場尤其是股票融資份額。工業化城鎮化初期傾向於通過間接融資大規模動員儲蓄,而創新發展階段更加依賴於股權融資。

第二,配合解決此前融資結構遺留的歷史問題。一方面,存量不良處置依賴資本市場,另一方面,降低槓桿率依賴股權融資。

第三,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增加利息和紅利性收入,提升金融資產,尤其是債權、股權及基金收入佔比。

第四,引進國際證券投資彌補國際收支缺口。貿易和產業投資領域的國際交往需要金融資本儘量維繫與外界聯繫。

美元或弱勢運行 看好金價

近期全球金融市場風雲變幻。不僅美股暴跌,美油和布油雙雙回落至40美元下方,黃金資產也是震盪不斷。對於大類資產的未來走勢和配置策略,市場頗爲關注。

黃文濤表示,當前市場對聯儲維持超級寬鬆的預期較滿,一旦美聯儲對貨幣政策的態度出現變化,對資產價格影響較大。

展望四季度,黃文濤指出,疫苗落地提升風險偏好+全球需求共振提升基本面,美聯儲有可能會邊際轉向,比如停止擴表甚至漸進式縮表。

就國內而言,黃文濤指出,中國政策空間充足,工具豐富。“我國相應的財政政策規模和佔GDP的比例低於G20的平均水平,也遠低於美國、日本、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主要經濟體,財政政策餘地充足。從國債利率水平看,中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超過240bp。我國貨幣政策穩健、靈活、適度,仍有較大空間。”黃文濤表示。

就大類資產走勢而言,黃文濤表示,美元年內或在弱勢區間運行。美聯儲擴錶速度顯著快於歐日央行,下半年難出現逆轉,美元大概率在95下方弱勢運行;同時,美國財政和貿易雙赤字擴大也在損耗美元信任度。

對於債券,黃文濤表示,全球貨幣政策仍在寬鬆週期,無風險利率處於較低區域,以10年期國債衡量的中美利差達到了240BP左右,超出80BP-100BP的“舒適區間”。長端收益率逐漸接近最優配置區。

對於商品,黃文濤表示,原油、鋼鐵等價格經過估值修復後,供需層面的潛在矛盾仍未系統性化解,未來需求走勢仍待檢驗,短期走勢或以震盪爲主。中期仍看好金價上行,但短期由於實際利率大概率走低,避險情緒可能回落,金價高位面臨擾動。

對於美股,黃文濤預計美股波動加大但無系統性風險,利率上行背景下,科技風險或更高。

大跌之後怎麼辦?

對於市場最關心的A股走勢,張玉龍認爲,經濟緩慢上行,通脹水平回升,企業盈利在逐步恢復。但隨着美國大選臨近,海外擾動因素仍在。A股市場短期處於震盪回調過程中。從長期來看,內需和國內大循環成爲較爲清晰的方向。

張玉龍指出,從行業景氣和估值水平的匹配來看,傾向於投資者適度超配週期、金融等相對低估值板塊,在存在良好安全邊際的同時,能夠伴隨着經濟復甦獲得一定的驅動力。

對於“下跌之後買什麼”的問題,張玉龍也給出了答案:

一是科技板塊。在全球化分工的情況下,中國的半導體、5G、AI等領域補短板仍然是投入的方向,也能帶動經濟發展。建議在成長板塊中,通過自下而上的方法選擇出公司治理優異、具備成長能力的公司。

二是受益於消費升級的消費板塊。

三是醫藥板塊。在疫情影響下,醫藥行業出現了井噴發展。社會老齡化、醫療投入長期不足都是當前社會的迫切需求。加大對醫療健康的投入,能夠形成有效閉環,實現健康大循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