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歲的孩子摔倒骨折、扭傷骨折,是孩子缺鈣?未必,還有一種可能:腫瘤來襲!

輕輕一摔就骨折,禍首竟是腫瘤

12歲男孩浩浩(化名),在學校上體育課,扭傷後突發右側大腿劇烈疼痛,不能活動,被家人緊急送到醫院。在當地醫院拍片後提示:右股骨中下段斜行骨折。隨後,醫院按照一般骨折處理。

但在手術中,醫生髮現髓腔內“不正常”,留取了標本,經河南省腫瘤醫院會診提示爲骨肉瘤。

無獨有偶,11歲的女孩晨晨(化名),假期在家和小夥伴玩耍時,不慎摔倒,本來家長並未在意,但晨晨直喊疼,且大腿活動障礙。在當地醫院檢查確診爲左股骨中下段骨折,隨後醫生對病竈刮除,按照一般骨折處理。

當地醫生將病理組織送河南省腫瘤醫院病理會診,提示爲骨肉瘤。

消息猶如晴天霹靂,但更讓兩個孩子的父母痛苦的是,“由於按一般骨折做了手術、打了鋼板和鋼釘,破壞了腫瘤外面原本相對完整的包膜,這個自然屏障一旦被破壞,腫瘤細胞就會‘污染’周圍組織,以後想再切乾淨就更困難了。”河南省腫瘤醫院骨與軟組織科主任、主任醫師姚偉濤表示。

骨腫瘤早期症狀家長要警惕

兩個孩子的經歷讓人痛心, 那麼青少年的哪些骨折和骨腫瘤有關呢?

老話說:小孩骨頭軟,老人骨頭脆。除非受到強大的暴力,一般輕微的碰、撞、牽、拉,小孩子不容易骨折。

河南省腫瘤醫院骨與軟組織科副主任醫師王鑫介紹,如果小孩子摔了一跤,扭了一下就發生股骨幹骨折,這時就一定要警惕病理性骨折的可能,這樣的骨折表象之下,可能隱藏着一隻可怕的魔鬼——骨肉瘤。

骨肉瘤是一種多發於20歲以下青少年的惡性腫瘤,多發生於四肢關節周圍,最常見在膝關節周圍。中國每年新發病例4000~5000人左右,惡性程度甚高,進展迅速、易轉移。

王鑫強調,能否早發現、早診斷,直接關係到能否保留肢體及肢體功能,與提高治癒率有很大關係。但骨肉瘤的一些早期症狀,極易被忽視,等出現症狀後就診時多數已是中期,有些甚至是晚期。因此,出現以下症狀,家長們要警惕:

疼痛骨肉瘤最早表現爲疼痛,多發生於下肢,膝關節周圍,容易與生長疼痛,或肌肉拉傷混淆。

腫塊隨着腫瘤增大,能在身體表面摸到腫塊,有時合併靜脈增粗,腫塊表面和附近軟組織都會有不同程度壓痛。

患側行走困難隨着病情加重,腫瘤壓迫及骨質破壞會造成肢體疼痛,患者行走時會由於疼痛導致跛行,長時間可出現關節活動受限。

身體異常排除感冒、發燒引起的,患者出現持續發熱,並伴有體重下降,活動能力下降,且有難以解釋的持續性疼痛。

骨折腫瘤持續“破壞蠶食”骨質,最後就像浩浩和晨晨一樣,輕微的外力下就會發生一處甚至多處骨折。

揪出骨肉瘤 核磁是關鍵

檢查骨肉瘤首先要拍X片,其次是磁共振,最終要依靠活組織檢查來確診。

一定不能忽視磁共振檢查。王鑫提醒道,骨肉瘤就像一個表面看起來很小的水坑,實際上坑裏的水已經向周圍浸潤了很大一片。在X光片上僅能看到很小的一個病竈,而在磁共振上,可以判斷腫瘤的實際大小和確切範圍,減少誤診漏診。

就像浩浩、晨晨這樣,以爲只是骨折,拍了片子,即使看出有一些異常,也可能沒在意,等打了鋼板、鋼釘,弄破了瘤子,後期治療就不好進行了。

磁共振不僅對確診有幫助,對治療也有指導作用。“手術時要在腫瘤周圍正常組織內切除腫瘤,保證腫瘤的邊界乾淨,才能提高治癒效果。”王鑫解釋說。

王曉凡 攝

最終,王鑫醫師組爲浩浩、晨晨兩位小朋友選擇了新輔助化療,待疼痛症狀緩解後,手術取出鋼板、鋼釘,並通過擴大切除手術,完整切除長瘤子部分的股骨,並進行體外滅活,搭配腫瘤型組配人工膝關節置換,達到了既完整切除腫瘤,又保全了孩子肢體功能的目的。

做到這些讓孩子遠離骨肉瘤

骨肉瘤的致病原因目前並不明確,常認爲是多種因素綜合導致,比如放射性輻射、接觸化學物質、基因突變等。

首先,家長對於孩子出現身體異常,一定要引起重視,發現子女在不明確病因的情況下出現了骨頭疼痛、關節腫痛,請及時前往醫院查明病因;家長要多鼓勵孩子外出進行戶外運動,不要接觸過多放射性輻射;

另外,戶外運動時,也要注意關節處的保護,提醒孩子注意運動秩序和方式,避免造成骨骼損傷及軟組織拉傷。

王鑫提醒,如果出現問題,懷疑骨腫瘤性疾病,尤其是合併病理性骨折,家長一定要帶孩子到專業的骨腫瘤科就診,必要時行磁共振檢查,仔細甄別骨折原因!

來源:河南省腫瘤醫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