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水燙燙奶瓶就完事了?別再無形中"坑娃"了,家長要提前瞭解

現如今,隨着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大多數的家庭都只會選擇生育一個或者兩個孩子,作爲父母會盡可能給孩子提供好的成長環境,讓孩子接受優質的教育,因此自從家裏有了孩子之後,父母都會小心翼翼照顧着,但是由於一些人是初爲人父母,在照顧孩子方面也沒有什麼經驗,因此也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

小豔是一位90後的寶媽,現在孩子已經8個月了,她和老公是青梅竹馬,因此感情一直也很好,和婆婆的關係也不錯,因爲小豔休完產假之後就要回到工作崗位上,因此便把婆婆接過來一起住,這樣也能幫忙照顧孩子,當然婆婆也是很樂意的。小豔想着婆婆畢竟生過兩個孩子,在帶娃經驗上也比她強很多,於是很多事情都比較聽從婆婆的意見。

每天小豔都會將母乳擠好放在儲存袋中,這樣婆婆就只需要按時去喂,剛開始一段時間都很正常,孩子也是被喂得白白胖胖的,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孩子便開始出現了拉肚子的情況,剛開始小豔沒有太在意,婆婆也表示小孩子拉肚子很正常,但是過了幾天後,孩子還是一直拉肚子,而且情況還越來越嚴重,甚至還伴隨着吐奶和發燒的情況,這讓小豔一下子就緊張了,意識到不對勁後趕緊將孩子送到了醫院。

經過醫生的檢查後發現,孩子是喫了不乾淨的東西,導致了細菌感染,經過和小豔的溝通之後,才發現了問題所在,原來是奶瓶的問題,由於每天婆婆都只是用開水燙幾遍奶瓶,認爲這樣就是消毒了,但這樣並不能起到真正的消毒作用,奶瓶上還是殘留着細菌,這才導致了4個月的孩子出現生病的情況。

那麼,奶瓶只需要用開水燙燙就算消毒了?平時該怎樣給奶瓶消毒?

現在有一些父母圖省事,都會選擇用開水直接燙一下奶瓶,認爲這樣就算是消毒了,其實這樣是不對的,開水燙一下奶瓶並不能做到完全消滅細菌的作用,而且開水只能夠消滅一部分的細菌,在奶瓶上還會殘留一些細菌,這樣就會影響孩子的健康,甚至是導致孩子出現生病的情況。

其實正確的洗奶瓶的方式應該分爲三步,首先就是要用自來水沖洗奶瓶,最好喂完奶之後就進行,這樣奶瓶中的母乳或者奶粉還沒有結塊,清理起來會更簡單。其次就是要用專業的清洗奶瓶的工具去清理,特別是一些細微處也不能放過。最後清理乾淨了就是要給奶瓶消毒,最常見的就是蒸汽和煮沸消毒,這兩種方式都能夠有效殺死細菌,只有奶瓶乾淨了,孩子才能喫得更健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