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東方欲曉”的“東”字。許慎曾根據小篆的形體分析說,這個字是日和“木”組合而成,“日”升到樹木的半中腰,表示東方。其實許慎說錯了。

你看甲骨文圖①多像兩頭紮起來的一個大口袋。

金文圖②就更像大口袋裝滿了東西,而兩端也是紮起來的樣子,所以“東’的本義就是代表“東西”(物)。

小篆圖③是從金文演變來的,已經看不出是口袋的形狀了。

圖④爲楷書形體。圖⑤是簡化字,書寫很方便。

“東”作爲“東方”講,是假借的問題,即假借“東西”(物)的“東”代表“東方”之“東”。因古時主人之位在東,賓客之位在西,所以主人稱爲“東”, 如“作東”、“東家”等。

請注意:繁體字“東”與繁體字“柬”的寫法不同,它們的簡化字也不相同,‘柬”簡化爲“東”,“柬”在某些字中(如練、揀、煉)簡化爲“?”,二字不能混淆。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