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於我們而言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雖然它離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有些遠,但我們又常常能在一些古鎮、老街區或影視劇中看到它。它是我國傳統建築的一種,其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朝,到了宋遼時期已經初步形成規模,明清又進行了完善,其格局是中間有一座院子,四面建有房屋。

北京的四合院是四合院中的代表,現在人們去北京旅遊逛一些老街區時,還可以見到這些頗具歷史感的四合院,而且因爲它們大多位於北京的中心城區,其價值也不可估量。當然除了北京的四合院外,在我國其他地方也有不少四合院,比如在重慶的懸崖下就有一處四合院,因張藝謀走紅估價達20億,風景也是聞名中外,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這座四合院呢?

說起重慶,你可能會想到洪崖洞、朝天門、火鍋、李子壩輕軌站、皇冠大扶梯等網紅景點,也可能會想到這座山城的獨特地形,但其實重慶還有更多罕見的自然景觀,比如武隆的溶洞、天坑、峽谷等,而這座四合院就位於此處。

這座四合院名爲天福官驛,是一座座青瓦灰牆的四合院,它的歷史最初可以追溯到公元619年,是古代涪州和黔州的官方信息傳遞驛站,只是後來毀於兵禍之中。如今我們所能見到的這座四合院,既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也不是唐朝遺留下來的,它是我們後人仿建的。

我們可能都看過張藝謀導演的《滿城盡帶黃金甲》,有一幕追殺的劇情非常震撼,一羣黑衣人從周圍的絕壁上飛身而下,四周的草叢中萬箭齊飛,讓觀衆忍不住爲驛站中的人揪心,而這場戲就是在這座四合院取景的,這座四合院也是爲這場戲而建,現在已經成了遊客在武隆遊玩必去的地方之一。

這座四合院之所以能出現,是因爲它獨特的地理位置,它正位於重慶武隆的天生三橋的青龍橋之下,四周被絕壁懸崖包圍着,只見岩石崢嶸,樹木蒼翠,多了一絲肅殺之氣。

走近驛站之前,遠遠的就能見到旗杆上的驛站標旗,以及那幾個大紅燈籠上,龍飛鳳舞的寫着“天福驛站”四個大字,隨風搖盪。驛站外還有拴馬樁,彷彿能窺見古時候達官貴人們來此處歇息的情形,推門進院,院子裏的建築都是木製的,風格古樸而雅緻,屋頂上有翅角飛檐、琉璃瓦當,還有畫棟雕樑以及木製馬拉轎車。

整個院子大約有20多間房屋,總面積約1000多平方米,雖然它是房間的,但是嚴格按照漢唐時的驛站風格而建,還原了古代驛站房屋的功能,我們也能通過它窺見唐朝時期的驛站建築風格。

不知道你有沒有來過此處呢?對這座價值超高的四合院有什麼看法呢?還原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呀~也歡迎你分享你的旅途故事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