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毒蛇中,全世界大約有3000多種毒蛇,而在中國的毒蛇大約有40餘種,這些毒蛇大多分佈在長江以南的廣大省份。近日在陝西漢中西鄉縣的米倉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一條長約30釐米奇特蛇類,蛇頭白色呈箭頭三角形,經確認是一條白頭蝰蛇,是保護區首次發現白頭蝰蛇活體。

據介紹:白頭蝰蛇的外形比較獨特,全長約30釐米,背部呈黑褐色並有硃紅色橫斑,而蛇的頭部非常明顯,頭部是白色,且形狀呈箭頭三角形,是大多數毒蛇的一種特徵。這是一條古老珍稀且又劇毒白頭蝰蛇,當被發現時,白頭蝰蛇爬行迅速,一直在逃離,最終確認這條毒蛇周身完好活動自如,隨後被放歸發現地。

白頭蝰蛇屬於蝰科白頭蝰屬的爬行動物,棲息地爲分佈在緬甸、越南,在國內主要分佈在中西部海拔100米至1600米的丘陵山區,這種蛇是一種混合毒素的前管牙類毒蛇,若被白頭蝰蛇咬中,會導致血液凝固,產生局部疼痛、肌肉腫脹、吞嚥困難等等,在中國衆多劇毒蛇中毒性較中等的毒蛇。

白頭蝰蛇是一種古老的蛇類,白頭蝰爲蝰科中的原始類羣,只有單屬獨種,種羣數量本身較少,對科學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研究白頭蝰蛇的生物祕密,對於研究管牙類毒蛇的起源與演化上佔有重要的位置。

白頭蝰蛇是一種珍稀野生的蛇類,在人工養殖下,越來越多的動物成功被養殖,但白頭蝰蛇的養殖很令人頭痛,多次將捕捉野生白頭蝰蛇進行人工養殖,但都是失敗,至今未能人工養殖,至於白頭蝰蛇不能養殖的原因,推測爲一是棲息環境,白頭蝰在低海拔高溫反應導致內臟器官損傷而絕食,二就是白頭蝰蛇對食物非常挑剔,只喫鼩鼱,抗拒被餵食的其它齧齒類動物,白頭蝰蛇比較難飼養。

白頭蝰蛇是一種古老珍稀毒蛇,加上其種羣數量較難發現,數量稀少,應予積極保護,白頭蝰蛇在陝西境內也有分佈,但活體比較少見,而且在陝西米倉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內發現尚屬首次,所以經現場檢查,該蛇爲成年健康個體白頭蝰蛇,隨後將其放歸大自然。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