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中訪網零度調研

媒體關注

自1992年涉足房地產以來,金地集團的房地產已經發展近20年。細數過去的成就,一頂“招保萬金”的帽子已過時許久。

決策屢次失誤

金地的落後主要是由於公司對房地產走勢的一次誤判。時間回到12年前,上市後,公司的營收與利潤穩步增長,公司對房地產的前景看好,並決定進行大舉擴張。2007年,公司斥資162億元拍得14幅土地,而當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僅75億元。

然而,好景不長,市場有變。次貸危機衝擊全球,國內樓市也受到了波及,房價、地價同跌。房地產是高負債行業,房子是否暢銷都需償還借款。爲了回款,地產商紛紛降價。金地在07年激進擴張,償債壓力極大,只得將工作的重點放在銷售與回款上,錯過了低價拿地的好時機。

09年樓市轉好後,金地才緩過氣來,爲了彌補08年拿地不足帶來的損失,2009年金地又開始頻頻出手,拿下多宗土地,然而2010年“國十條“出臺,堪稱史上最嚴限購,金地旗下80%的項目處於華東限購區域,銷售再次遇冷,公司不得不花費大量的精力來回款。

從2011年至今,金地集團實現了較爲穩健的增長,但相較公司曾經的龍頭地位,公司近年的經營情況並不理想。公司的長期溢價協同大部分時間爲負,僅2014年與2015年爲正,說明市場長期未給予其溢價,公司市值並未很好地反映其內在價值。

多數年份,公司的溢價協同長期及短期行業偏離爲正,但長期行業偏離基本不超過20%,說明公司的溢價協同水平與全行業基本一致。2013年,在房地產市場情況惡化,房地產企業市值普跌的情況下,公司的市值與內在價值微跌,基本保持穩定,同期行業偏離高達0.45,說明公司經營穩健,具有較好的抗風險能力。但在市場景氣,行業回暖後,公司行業偏離反而下降,說明公司增長動力不足。

2015-2019年,金地集團拿地金額從297億元漲至1200億元,翻了4倍。但在此期間,權益投資佔比則一直保持在40%-50%左右。相較之下,年度全口徑金額千億以上的房企中,絕大部分企業的權益佔比都在70%以上。比較而言,金地集團差距甚大。

受到權益投資佔比較低的影響,淨利潤成長速度一直不樂觀。其中,2017年至2019年間,淨利潤增速分別爲8.61%、18.35%以及24.4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