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金柚飘香。9月9日上午,由人民网、新华网、江西卫视等多家新闻媒体组成的采访团来到拥有“中国甜柚之乡”的南康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预热采访活动。近年来,赣州市南康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围绕产业扶贫、农业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村集体经济壮大等为工作重点,全区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因村实策,盘活村资源这块“宝”

真正要脱贫从长远来说关键要有产业,有产业才有可持续的收入。赣州市南康区浮石乡圳玄村2016年还是省级十三五贫困村,当时基础设施、房屋破、危旧破房多,进村道路只有一条,人均环境比较恶劣。有了扶贫政策以及近几年来的脱贫攻坚工作,现在用翻天覆地四个字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扶贫驻村工作队与乡、村一起谋划发展产业思路。盘活一块闲置建设用地,引进了烫皮加工厂,在这个村发展脱贫产业。这家公司的到来流转土地将近200亩,种植粮食、蔬菜等。村集体土地入股,每年年分红在几万元以上。借地盘金,是圳玄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类似的产业发展模式还有借山生金、借田挖金、借水蓄金等模式。

“圳玄村原来有64户贫困户,242个人,今年全部脱贫,老表们都讲,没想到这几年能够过上比城里人还好的生活,山清水秀,空气新鲜,发自内心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怀。”浮石乡圳玄村党支部书记林万鑫说。

通过抓农村集体经济,林万鑫也有几个非常深的体会。一是事在人为,只要想干、肯干,就能因地制宜利用好资源把村集体经济抓起来。二是通过抓村集体经济,可以一举多得,把困扰多年的撂荒土地问题解决了,为农民群众办事有钱了,村干部的威信也更高了。原来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在也得到了解决。三是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村干部也得到了锻炼,素质也提高了,思路更宽、脑子也更灵活了。市委区委也给了好政策,去年就新增了村集体经济经营收入的20%奖励村干部。现在村干部越来越有动力了,越来越有干劲了。

发展特色产业 带动农户脱贫奔小康

“南康甜柚”曾荣获国家金奖,是南康的传统农业特色产业,至今有15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康区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有力提高了南康甜柚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推动种植面积、产量、产值逐年稳步提升。目前,南康甜柚种植面积达5.76万亩,年产量约4.3万吨,产值约2.58亿元,这一老产业不仅保住了,更焕发出勃勃生机。

江西冠农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暨南康区观柚台农旅庄园)位于南康区赤土畲族乡万亩甜柚核心基地,公司负责人刘健现个人有700亩的种植基地,加上合作社的基地有几千亩的柚子种植面积,总的年销售额能达到1000万元左右。合作社有120多户的成员,以种柚子为主,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质量去销售,带动周边农户脱贫奔小康。

农户平时在果园务工,日薪可以达到80-300元不等,尤其是果园套袋的特殊时期是按件计费,熟练的工人一天收入最高能达到600元左右。今年66岁的刘会华是果园务工的一名贫困户,他自己也对果树种植比较感兴趣。他之前的生活很贫困,主要收入来源是务农。在果园工作后2016年成功脱贫,年收入达到几万元。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南康区在发展产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路上注重实现发展方式从输血到造血的关键转变。让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逐步发挥关键作用,让当地村民过上和城里一样的生活,让群众的幸福获得感越来越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