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怎樣理解其實不算簡單,愛存在着多種多樣的變化形式,有來自於親情的愛,有來自於友情的愛,還有來自於戀人的愛,而在這其中力量最爲沉重的大概莫過於親情的愛。

看過很多傳播愛的電影和電視劇,但我始終都認爲動漫當中鮮明的色彩更加吸引人。虛擬的故事比起現實也更加給人一種夢幻的感覺,打心底來說我個人更傾向於動漫的故事,而今天所要講述的也是一個在動漫當中尋找愛的故事。,其名爲——《東京教父》。

這是金敏的作品,出自金敏之手的作品好像都被賦予了生命,有着非同尋常的力量,目前的大多數人還是傾向於真實的三次故事,動漫暫時都還是一個小衆文化。但是通過動漫當中不斷擴大自己的深度,後來的人們也逐漸接受了這一事實。

比起來金敏的其他作品,《東京教父》的故事好像更爲直觀也更加簡單,雖然沒有複雜的劇情在勾勒和描述,但卻有着自己獨特的反轉來讓自己的故事不顯得那麼平凡。在豆瓣上面更是將近十一萬人給予了它9.0的評分,這是對於它整體故事的評分。

整體故事的敘述方式也是明暗分明,在直接的含義上表明瞭感情的重要性,而在暗線當中穿插着對於普通人的人生思考。可能金敏的故事都給人一種難以讀懂的感覺,因此《東京教父》在大家的評價當中也獲得了“迄今爲止最不像金敏作品的一部作品”,只因爲這部作品的含義太過直白。

在這部動漫當中,主角的三人之間並沒有明顯的關係,要說的話可能是“同病相憐”吧,因爲自己本身就是流浪漢,臭味相投的人待在一起也不需要什麼理由了。雖然是無藥可救的人,但是他們並沒有放棄過自己的生命,反而都是一直在認真對待,今敏的大多數作品當中其實並沒有宣揚過這一主題,但是在《東京教父》當中就尤其凸顯,可能是把其他作品當中的虧欠彌補到了它的身上。

現在的社會生活確實很冷漠,大部分人都處於一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狀態,人其實都是這樣的,越窮的人越有愛,今敏的故事顯然沒有那麼簡單,這也是在傳達着一種社會的狀態。

因爲一個素不相識的孩子加深了三人之間的羈絆,他們沒有那麼冷漠,爲了不讓這個孩子遭遇自己身上所發生的一切,都在極力挽回這次的事件,希望能夠找回孩子的親生父母,所謂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大概也就是如此吧。

只要心中存在着愛,彷彿就能夠和一切困難抗衡。人與人之間是需要相互理解和相互愛的,雖然主角三人並沒有太過直接體會過愛的感受,但是也能夠間接地從別人的身上感受到,看見他人的生活慢慢回到正軌會發自內心感到開心,即便自己過得不幸,這是一種不求回報的愛。

他們三個人的愛有些相似,同時也有些不同,說是來自親情的愛好像也不正確,說是來自友情的愛也不太完整。或許他們在無聲無息的相處當中已經形成了一種深刻的默契關係,這纔是《東京教父》想要傳達出的一種感情。

教父是一個漢語詞彙,一指在嬰兒或幼兒受洗禮時,賜以教名,並保證承擔其宗教教育的人。二指猶言教戒的開始。三指基督教指公元2-12世紀在制訂或闡述教義方面有權威的神學家。

而我認爲這部動漫當中所謂的教父包含的是第二層的含義,對於生活的指導。其實本身的話這部動漫就不像它名字那般複雜,和正統的教徒當中的“教父”相比沒有那麼嚴肅,所教授的東西也不過是人情世故,但恰恰就是這種人情世故,給予了孩子很大的幫助。

金敏是一個相當厲害的導演,出自他手的作品還有《老人Z》、《紅辣椒》,無論是哪一部作品都是動漫界的高分之作,雖然今後看不到他更多的作品了,但其實留下來的這些纔是精華,我們只能這麼去理解了吧。

一般人聽到今敏的名字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深度和複雜”,但是當你看完了《東京教父》之後,可能就會發現他的另一幅面孔,其名爲——愛與感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