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本期我們的主題是:《古詩十九首》:詩人爲什麼渴望長生不老?

《古詩十九首》,是中國文人五言詩的選輯。南朝時期的蕭統,從東漢末年沒有作者的古詩中選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

後來,《古詩十九首》從《文選》中剝離了出來,成爲許多學者研究的對象。它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志,全詩語言樸素自然,具有渾然天成的藝術風格,被被劉勰稱爲“五言之冠冕”。我們接着欣賞:

《回車駕言邁》

回車駕言邁,悠悠涉長道。四顧何茫茫,東風搖百草。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爲寶。

這首詩既是一首自警自勵的哲理詩。整首詩分兩部分,前半段通過敘事寫景抒發對人生的看法,感嘆時光易老;後半段對自己仕途的描寫,繼續抒發人生的感悟。

上半段,看着駕着車轉向駛向遠方,路途遙遠且漫長,何時才能到達哦?四下環顧,廣袤又無邊無際,春天的東風吹着滿地的野草,隨風飄搖。自己眼前見到的事物都已經物是人非,怎麼才能讓人不迅速的衰老呢?長路漫漫的行程裏,看到百草飄搖,感嘆着時光歲月催人老,思緒萬千。作者想到了什麼呢?

下半段,萬事萬物都有其盛衰的時間,只是遺憾自己自己年歲已長,建功立業的機會來得太遲了。人的生命脆弱,不像金石那樣堅固,怎麼樣才能長生不老呢?感覺忽然之間人的生命就到頭了,真是應該立刻獲得榮祿和聲名,讓人生綻放光彩。作者從萬物的興衰感嘆人生短暫,繼而聯想到自己的機會來得太晚,還想再建功業,無奈時光不等人。

整首詩,雖然是一首哲理詩,讀起來卻並不枯燥。作者見到漫長道路遠去的車馬,看着在風中搖擺的草木,一歲一枯榮間已經物是人非了,內心波瀾四起,感嘆歲月易逝。聯想到自己的前半生,雖然有功名,但是覺得還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內心生出了些許遺憾。作者採用了先抑後揚、再抑再揚的手法,給全詩一種波瀾起伏的感覺,讓人讀起來層次分明、韻味十足。作者在自警的同時,透露出一種淒涼的情緒。

關於這首詩,大家還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