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也是許多成年人的懷舊時刻。在我們成長的記憶中,那些教導、鼓勵過我們的老師形象,在思緒推湧下重新鮮活生動起來。你是否遇到過影響甚至改變了你人生軌跡的老師?又是哪類老師最易在你的人生中刻下印痕?本期調查“在我成長經歷中刻下印痕的老師”。

無論在哪個角落,一代代教師都在用他們三尺講臺上的堅守,踐行着傳道授業解惑的天職。講課時的不厭其煩、提攜時的慧眼識珠,對學生犯錯時的諄諄教誨、困難時的全力幫扶……他們不僅傳播着知識的薪火,也切切實實改變着很多人的人生。這種改變切實發生着,而且比例還不低——此次181位受訪者中,高達71%的人表示,人生中至少有一位這樣“終生難忘的老師”。

但是哪類老師最易給學生留下印象,甚至改變他們的人生?調查數據告訴我們,不一定只是知識的傳授。本次調查關於老師影響學生的因素一問中,“有親和力”和“關心學生成長”兩個選項佔據前兩位,而通常認爲的“教學水平高”則排在了第三位。對學生是否用心,才決定了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學爲人師,行爲世範”。影響乃至改變學生人生的,往往不只是具體的知識傳授,更是老師的言行。知識課程的講授奠定了學生學識的基礎,而對待學生行爲的教誨、道德人格上的垂範、相處時的言談舉止,改變的則是學生對世界、對人生的看法,這種影響更爲深刻久遠。“好老師應該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並且,5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難忘的好老師”,最易出現在中學階段,這一時期正是人生中的關鍵階段,是初步建立基本認識的時期。足見在即將成人的關鍵階段,老師的教育更容易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烙印。提高教學水平、傳授紮實本領之外,多多關注學生的心智成長,時時重溫立德樹人的初心,才最爲契合教育的本意。

經師易得,人師難求。隨着心智慢慢成熟,知曉了書山學海的險峻,懂得了社會生活的艱辛,老師的形象日漸偉岸。接受本次調查的人羣,大多距中小學時代已經久遠,但他們中65%的人,在5年之內聯繫過自己的老師,其中25%的受訪者半年之內聯繫過老師,經過歲月淘洗,諄諄教誨在他們今天看來彌足珍貴。中國人習慣用“孺子牛”“春雨”“人梯”“春蠶”“蠟燭”這樣的詞形容老師的無私奉獻,但只要“捧着一顆心來”,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層面、不管是物質還是精神方面,絕不該也不會讓老師“不帶半根草去”。希望這份調查能爲老師們增添一份信念:你們的真情和用心,學生一直收藏、不曾忘卻。你們當年付出的艱辛,幾十年來還在某個地方、某人身上發揮着無可替代的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