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爲作者原創,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今天的話題異常沉重,但卻又異常重要。

要從2020年兩起孩子殺害父母的悲劇說起:

悲劇1:今年5月底,青島一位女律師被自己15歲的女兒在家中勒死。原因是母親平日對女兒要求過嚴,導致孩子對母親積怨已久。

悲劇2:剛剛過去的8月初,廣西一對均爲高知的父母被22歲的兒子殺害,據悉起因爲兒子出國留學事宜引發激烈衝突。

一位是未成年的15歲女兒,一位是已成長的22歲兒子;一邊是辛辛苦苦獨自撫養孩子的母親,一邊是學富五車、擁有很高社會地位的高知父母。

到底是什麼讓他們在正值壯年,卻命喪自己的孩子之手呢?

我們這裏不從個案具體的原因做任何揣測,但從最後悲劇的結果來看,卻可以判斷,這兩個孩子對於自己的父母只有深深的恨意,再無半點“愛”可言。

一個孩子,從未成年到成年,在他的教育系統裏,最不能缺少一樣東西。

1、最不能缺少的就是“愛”。

1958年,英國心理學家哈里哈洛曾做過一個著名的“母愛剝奪實驗”,也稱之爲“代母實驗”:幼年的恆河猴離開了自己的媽媽,被放到了有“鐵絲媽媽”和“絨布媽媽”的籠子裏生活(實驗具體內容可以參考本公衆號文章“關於母愛,你所知道的一切可能都是錯的”。)

最後實驗的結果卻很殘酷。

當哈洛把這些被剝奪母愛長大後的猴子,放歸到正常的猴羣當中後,發現它們幾乎無法與其他猴子相處,並出現了一些列問題:

“這些猴子孤僻、抑鬱和自閉,

有的還出現了自殘性和攻擊性,

對周圍的一切都抱有敵意,

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

這個對年幼恆河猴頗爲殘忍的實驗,對於同屬靈長類、未成年期最長的人類卻具有非凡的意義:一個人類的孩子,如果在漫長的養育過程中沒有得到父母的“愛”,他不僅無法成爲一個有“愛”的孩子,也註定無法對他人、也包括自己的父母回饋以“愛”

這種愛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2、這種愛是建立在兩個獨立個體之間的情感、精神上的溫暖、支持與呵護。

這種愛不是以控制、聽話爲前提,也不是沒有原則、放任的溺愛,而是父母真正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是從對他們深深的理解、接納與尊重中建立起來的。

互聯網時代,豐厚的物質財富,也催生了父母對子女更高的期盼和更多的焦慮。

教育的目標被嚴重聚焦在學習成績好,考上名校,找份好工作,賺大錢,有好的社會地位上。基於此,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度也較爲單一而侷限,對此在經濟和時間的投入卻不遺餘力。

可事實是,這樣的教育目標,嚴重背離了孩子作爲一個人、健康成長的需要。當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者的目標“被壓縮爲”只有一個時,對孩子健康成長和家庭的傷害不言而喻。更爲嚴重的是,當這樣的目標成爲一種普遍選擇時,就會逐步衍生爲一種對社會的傷害。

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上說,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3、做到真正愛孩子。

真正愛孩子,就是爲他的成長營造一個溫暖、幸福、快樂的家庭環境

在我的新書《不焦慮父母修煉手冊》裏,還有這樣一段話:

“孩子和成年人不同,他們生來就是孤獨而無助的。而且,在所有的動物中,人類的童年期——需要父母撫養的時間,最爲漫長。他們從來到這個現實世界的第一天起,必須先要完全依賴於父母的撫養和幫助,才能逐步具備生存的能力。所以,從身體到心靈都很弱小的他們,不僅需要養育人的扶助,更需要情感和精神層面的滋養和呵護,也就是需要愛與溫暖的家庭環境。這是一個孩子從身體到心理上的成長,並且形成健康人格的唯一途徑。”

“人生來是被愛的。“

這句簡短有力的話,卻表達了最簡單、也是最深刻的道理。

有溫暖、有理解、有尊重、有支持的理性之愛,纔是一個孩子成爲一個健康的人做必需的生命底色——它不僅會奠定孩子幸福的人生,也會成就父母、家庭的幸福,以及社會的健康發展與進步繁榮。

教育應該是一種促進人類代際傳承與不斷進步,生生不息的力量,而絕不應該成爲父母與子女互相傷害的利器。

願這樣的悲劇永遠不再上演……

要讓孩子未來取得真正的成功,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明錟老師可以幫助您全方位評估孩子的學習能力現狀,親子關係狀況,並制定針對性的孩子個人和父母成長計劃,讓孩子擁有強大的學習能力,良好的親子關係。歡迎關注明瞭父母課堂並與明錟老師聯繫。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

-END-

明瞭父母課堂針對6-12歲的小學生家長,提供一對一、個性化的家庭教育諮詢指導服務,幫助您解決孩子的學習力提升、減少手機遊戲的依賴、青春期前後的親子關係建設等教育難題。

更多科學與健康、簡單與明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盡在“明瞭父母課堂"。

相關文章